[发明专利]一种电池采样线虚接的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70585.X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6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贤富芳;彭胜伟;赵世康;刘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鱼博士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96 | 分类号: | G01R31/396;G01R31/54;G01R3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胡晓静 |
地址: | 20182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采样 线虚接 检测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采样线虚接的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电池包中各个采样电芯在预设时间内的电流和第一电压差值;将电流小于预设电流阈值,且第一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的采样电芯确定为标记电芯,并获取标记电芯的位置;基于标记电芯的位置,判断是否存在两个位置相邻的标记电芯;若存在两个位置相邻的标记电芯,则判断两个位置相邻的标记电芯的第二电压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若第二电压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则确定两个位置相邻的标记电芯之间的采样线为虚接点。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电池采样线虚接的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对电池包虚接情况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采样线虚接的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氢燃料等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选择新能源汽车的人群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量也越来越多。然而,新能源车辆起火及其他电池相关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汽车电池出现采样线束虚接时,引起接触内阻增大,导致汽车熄火、难以启动以及中控失灵等问题,危险性极高。因此,如何提前识别电池电压的采样线束是否虚接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电压进行检测,但是BMS仅能进行采样电路的开路、短电源等情况的检测,无法对采样线束是否虚接情况进行检测,且当发生虚接时电压的波动会导致BMS进行错误的逻辑判断,导致采样线电芯被连续过充,导致更严重的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采样线虚接情况进行检测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电池采样线虚接的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采样线虚接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池包中各个采样电芯在预设时间内的电流和第一电压差值;
将所述电流小于预设电流阈值,且所述第一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的采样电芯确定为标记电芯,并获取标记电芯的位置;
基于所述标记电芯的位置,判断是否存在两个位置相邻的标记电芯;
若存在两个位置相邻的标记电芯,则判断两个位置相邻的标记电芯的第二电压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
若所述第二电压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则确定两个位置相邻的标记电芯之间的采样线为虚接点。
在该方式中,当电池包采样线发生虚接时,相应的接触位置的接触电阻必然会增大,接触电阻变大会引起采样电压变小,因此通过获取电池包中采样电芯的第一电压差值,以通过电压变化判断出虚接,并将电流和第一电压差值均满足条件的采样电芯进行标记,并确定标记电芯的位置,通过逐步判断标记电芯位置,以判断出虚接点的具体位置,从而实现对电池包虚接情况进行提前检测,避免BMS由于采样线虚接电压变化导致车辆被连续过充,以有效对电池包虚接情况进行检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不存在两个位置相邻的标记电芯,则判断当前标记电芯是否为电池包的第一个电芯或最后一个电芯;
若当前标记电芯为电池包的第一个电芯或最后一个电芯,则判断当前标记电芯所在电池采样芯片的供电线和电压采样线是否并联;
若当前标记电芯所在电池采样芯片的供电线和电压采样线未并联,则判断当前标记电芯的相邻位置是否连接有铜排;
若当前标记电芯的相邻位置未连接有铜排,则确定电池包的第一个电芯的负极采样线断线,并确定电池包的最后一个电芯的正极采样线为虚接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鱼博士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章鱼博士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05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