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机翼油箱雷击直接效应仿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69820.1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6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东;胡挺;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G06F113/26;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徐晓鹭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机翼 油箱 雷击 直接 效应 仿真 方法 | ||
1.复合材料机翼油箱雷击直接效应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复合材料机翼油箱的雷击仿真模型,设置复合材料属性;
S2,将雷击程度作简化处理,采用从吸收边界到复合材料油箱的理想导线来模拟所述雷电流流动方向,对雷电流进行仿真;
S3,设置监视点,在所述监视点位置设置磁场探针,得到所述监视点位置的磁场曲线图;
S4,根据屏蔽效率的定义,得到复合材料油箱蒙皮的屏蔽效能;
S5,在设定的部分监视点位置设置电场探针,得到复合材料油箱雷击后探针处的电场曲线图,得到油箱受雷击后表面电场分布;
S6,根据表面电场分布得到电场探针处的电场峰值,取其中两个探针处的电场峰值差与两个探针之间距离的乘积,定性的估算两点间的电势差;
S7,根据直接效应得到雷电流注入点处的作用积分;
S8,根据升温公式得到复合材料机翼油箱表面材料雷击温度上升值,判断所述温度上升值的安全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机翼油箱雷击直接效应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属性为取相对介电常数实数部分εr=2,磁导率μr=1,电导率σ=50000S/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机翼油箱雷击直接效应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视点按照以下方式设置:
在油箱模型上设置12个监视点,自雷电流注入点开始10mm的上表面设置点near0;以此向右距离100mm设置点near1;距离为300mm设置点near2;距离为500mm设置点near3;距离为700mm设置点near4;距离为1500mm设置点near5;距离为2500mm设置点biaomian;距离为4000mm设置点near9;在biaomian点的纵向300mm处设置点near6;1000mm处设置点near7;2000mm处设置点near8;在biaomian点正下方壳体内设置点zhongx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机翼油箱雷击直接效应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效率的定义为:
其中,He为油箱外部磁场,Hi为油箱内部磁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机翼油箱雷击直接效应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设定的部分监视点位置设置电场探针为:在点near0、点near1、点biaomian、点zhongxin设置电场探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机翼油箱雷击直接效应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电流注入点处的作用积分为:
AI=∫0∞i2(t)dt
其中:i(t)为随时间变化的雷击电流(A),t为时间(s)。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机翼油箱雷击直接效应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升公式为:
其中ρ为电阻率(Ω·m),其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ρ=ρ20(1+λΔT)
则碳纤维复合材料蒙皮的温升为:
其中:c为比热容(cal/g/℃)),D为密度(g/cm3),A为截面面积(cm2),ρ20为20摄氏度时的电阻率,λ为电阻率温度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98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泵安装角度的识别控制方法
- 下一篇:预应力充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