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中间体的方法以及中间体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63920.3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3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福;李凤林;刘子华;樊彩云;解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创世宏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93 | 代理人: | 王鹏鑫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中间体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合成中间体的方法,包括:第一化合物与I‑反应生成第二化合物;第二化合物与丙二酸环(亚)异丙酯反应生成第三化合物;第三化合物与叔丁氧羰基反应生成第四化合物;第四化合物为中间体。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所合成的中间体可以用于F‑BPA的合成,在使用所合成的中间体进行F‑BPA的合成过程中,氟化取代后仅需一步水解反应即可得到最终产物F‑BPA,缩短了氟化取代后的合成时间,提高了产物的产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硼化合物领域,具体涉及合成中间体的方法以及中间体。
背景技术
硼中子俘获疗法(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肿瘤的方法。在硼中子俘获疗法中,常常使用BPA(中文名称为对二羟基硼酰苯丙氨酸或4-硼-L-苯丙氨酸)作为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
为了监测BPA在患者体内的分布情况,用带有放射性的18F原子取代BPA分子中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形成带有18F的F-BPA。由于改变后的结构没有新的功能团引入,化学性质改变小,易于被细胞识别摄取,因此氟化取代不会改变BPA的活性和靶向性。
现有技术中存在使用亲核取代法合成F-BPA的方法。但现有的使用亲核取代法合成F-BPA的方法,氟化取代后仍需多步合成及分离步骤,导致总反应时间长、产物的产率低,难以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合成中间体的方法,包括:
第一化合物与I-反应生成第二化合物,其中,
所述第一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为:
所述第二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为:
所述第二化合物与丙二酸环(亚)异丙酯反应生成第三化合物,其中,
所述第三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为:
所述第三化合物与叔丁氧羰基反应生成第四化合物,其中,
所述第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为:
所述第四化合物为所述中间体。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所合成的中间体可以用于F-BPA的合成,在使用所合成的中间体进行F-BPA的合成过程中,氟化取代后仅需一步水解反应即可得到最终产物F-BPA,缩短了氟化取代后的合成时间,提高了产物的产率。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用第一化合物合成第二化合物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用第二化合物合成第三化合物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用第三化合物合成第四化合物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用第四化合物合成第五化合物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用第五化合物合成F-BPA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化合物的1HNMR谱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化合物的1HNMR谱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第四化合物的1HNMR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39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