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发色底物法的蛋白C活性测定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62464.0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4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曹佳强;胡彦勇;蔡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21/78;C12Q1/3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张秋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发色底物法 蛋白 活性 测定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发色底物法的蛋白C活性测定试剂盒,蛋白C为一种维生素K依赖的血浆丝氨酸蛋白酶酶原,包括R1试剂、R2试剂与稀释试剂;R1试剂包括蛋白C激活剂、第一缓冲液和第一辅料;R2试剂包括发色底物Pca‑5297、第二缓冲液和第二辅料;稀释试剂包括第三缓冲液和第三辅料,第一缓冲液、第二缓冲液、第三缓冲液的pH为7.2‑7.6;本发明将蛋白C激活剂和发色底物Pca‑5297搭配使用,检测时切割效率高,反应信号强,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反应时间短,增加了样本的区分度,有利于线性范围建立以及临床样本测试;试剂为液态,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发色底物法的蛋白C活性测定试剂盒。
背景技术
蛋白C(简称PC)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的血浆丝氨酸蛋白酶酶原,主要在肝脏中合成,它在凝血酶或凝血酶-血栓调节蛋白复合物的作用下被转变成活化蛋白C(简称APC)。APC与其辅因子蛋白S(简称PS)形成复合物,有灭活Va和VIIIa及增加纤溶的活性,因此具有抗凝作用。当PC缺乏时,因子Va和VIIIa灭活减少及血循环纤溶能力降低,因此促使纤维蛋白形成过多,而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对PC的测定,对于疾病的预防、监控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目前,对蛋白C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可分为三类:免疫法、APTT凝固法和发色底物法。其中,免疫学方法中的抗原-抗体反应虽然能准确检测PC抗原的含量,但它对特异性抗体的筛选需要高度纯化的PC,这一条件十分苛刻;其次是其整个检测过程时间较长,无法满足急诊病人和临床及时诊断的需要。而APTT凝固法用蛇毒激活PC后,加入到待测血浆中,其中PC的含量对应着其血浆凝固时间的延长的比例,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蛋白C含量,但对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检验人员的经验往往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发色底物法早期采用凝血酶-凝血酶调节蛋白作为激活剂,但因为血浆中存在PC抑制剂和干扰物质,其不能直接检测血浆中的PC活性,而需要把PC从血浆中分离出来,这不仅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检测速度也较慢。
国内市售大部分的PC活性测定试剂盒(发色底物法)主要是进口试剂盒,其价格昂贵,采货周期较长,并且多为冻干粉形态,制作工艺繁琐,成本高且试剂的瓶间差也会因冻干被拉大,冻干粉试剂使用前均需要复溶,并且静置一段时间后才能使用,不利于客户的操作;该类PC活性测定试剂盒,盒内不附赠复溶剂,客户自行选用的复溶剂质量无法把控,对测试结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试剂灵敏度差,线性范围窄,特异性差,导致其检测结果的重复性较差,并且抗干扰能力差,结果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反应人体内真实的蛋白C活性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发色底物法的蛋白C活性测定试剂盒,价格低廉、全液体、试剂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线性范围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发色底物法的蛋白C活性测定试剂盒,所述蛋白C为一种维生素K依赖的血浆丝氨酸蛋白酶酶原,包括R1试剂、R2试剂与稀释试剂;
所述R1试剂包括蛋白C激活剂、第一缓冲液和第一辅料,所述第一缓冲液的pH为7.2-7.6;
所述R2试剂包括发色底物Pca-5297、第二缓冲液和第二辅料所述第二缓冲液的pH为7.2-7.6;
所述稀释试剂包括第三缓冲液和第三辅料,所述第三缓冲液的pH为7.2-7.6。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蛋白C激活剂的浓度为0.1~0.5 IU/mL。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蛋白C激活剂为蛇毒提取物。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发色底物Pca-5297的浓度为0.5~2mg/ml。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一缓冲液、第二缓冲液、第三缓冲液分别为Tris缓冲液、MES缓冲液、MOPS缓冲液、柠檬酸缓冲液、PBS缓冲液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24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