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过热度控制的油分离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61627.3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1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李瑞申;马进;张军荣;张蕊;董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建利 |
地址: | 100069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热度 控制 分离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过热度控制的油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分离器、低压循环桶、加热组件、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恒压阀、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第一液位开关、第二液位开关、第三液位开关和控制模块,所述油分离器的进液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低压循环桶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电控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油分离器的第一出气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低压循环桶的回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电控阀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油分离器的第二出气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低压循环桶的回气口连通,所述恒压阀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上,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油分离器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油分离器;所述第一液位开关、所述第二液位开关、所述第三液位开关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油分离器,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控阀、所述第二电控阀、所述加热组件、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开关、所述第二液位开关、所述第三液位开关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过热度控制的油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桶和第四电控阀,所述第四电控阀的进液口与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四电控阀的出液口与所述油桶连通,所述第四电控阀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过热度控制的油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快速关闭阀,所述快速关闭阀的进液口与所述第四电控阀的出液口连通,所述快速关闭阀的出液口与所述油桶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过热度控制的油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源管和第三电控阀,所述加热源管设置于所述油分离器的内部,所述第三电控阀设置于所述加热源管的进气口,所述第三电控阀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过热度控制的油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触摸屏、键盘或者鼠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过热度控制的油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控阀、所述第二电控阀、所述第三电控阀和所述第四电控阀均为电磁阀。
7.一种基于过热度控制的油分离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过热度控制的油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控制第一电控阀和第二电控阀打开,以使低压循环桶底部的制冷剂与润滑油的混合液体进入油分离器内部;
步骤S110,在获取到所述第一液位开关的信号时,控制第一电控阀和第二电控阀关闭,控制加热组件工作,以对混合液进行加热;
步骤S120,根据获取的混合液体的温度值和油分离器内制冷剂压力值计算实时过热度;
步骤S130,将实时过热度与最小过热度参数进行比较,在确定实时过热度大于最小过热度参数的情况下,确定是否获取到第二液位开关的信号;
步骤S140,在确定获取到第二液位开关信号的情况下,执行放油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过热度控制的油分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油步骤包括:
步骤S150,控制加热组件关闭,第四电控阀打开,并输出放油警示信号;
步骤S160,在确定获取到第三液位开关信号的情况下,控制第四电控阀关闭,并开始计时;
步骤S170,在计时时间达到预定时间后返回所述步骤S10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过热度控制的油分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30之后还执行以下步骤:
在确定未获取到第二液位开关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加热组件关闭,并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间达到预定时间后返回所述步骤S10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过热度控制的油分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0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混合液体的温度值和油分离器内制冷剂压力值;
根据所述制冷剂压力值计算对应的制冷剂饱和温度;
将所述混合液体的温度值与饱和温度做差得到实时过热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16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弧光保护系统
- 下一篇:智能驾驶中的融合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