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伺服平台的机载雷达对抗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754450.4 | 申请日: | 2022-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4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锋;李晃;朱文明;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宇安防务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宇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7/38 | 分类号: | G01S7/38;G01S7/4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5 | 代理人: | 裴素艳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伺服 平台 机载 雷达 对抗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伺服平台的机载雷达对抗设备,包括地面远控单元和空中载荷,所述空中载荷包括靶机以及安装在靶机两翼的雷达对抗设备,两翼的雷达对抗设备垂直于所述靶机机身安装;所述地面远控单元通过靶机的飞控链路与所述雷达对抗设备进行数据互通,所述地面远控单元向所述雷达对抗设备发送雷达的位置信息和控制指令;所述雷达对抗设备根据控制指令执行干扰,同时获取雷达的位置信息以及靶机当前的位置信息、姿态信息进行实时解算,根据解算结果控制两翼雷达对抗设备进行天线指向的调整。本发明能够始终保证雷达对抗设备释放的干扰信号始终对准被试对象,适应试验场景能力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电子干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伺服平台的机载雷达对抗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战争,电子战作为攻防的作战手段愈来愈突出重要性,或成为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未来的战争中,电子战必将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雷达电子干扰作为电子战的一部分,旨在削弱敌方雷达的作战性能,随着雷达与雷达对抗设备不断的对抗交锋,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干扰样式和抗干扰手段多样,现在的机载目标及干扰设备均将目标及干扰设备器装置在无人机上,远距离对雷达进行干扰,这样极大影响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占取无人机机身空间。
在以往的试验过程中,某些特定型号的雷达对抗设备往往干扰场景单一,无法适应航线、试验场景的变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靶机飞行过程中,飞行姿态会实时变化,为保证雷达对抗设备释放的干扰信号始终对准被试对象,雷达对抗设备需对靶机姿态、靶机位置信息进行实时解算,根据解算结果,实时调整左翼和右翼伺服平台上的天线指向。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伺服平台的机载雷达对抗设备,能够始终保证雷达对抗设备释放的干扰信号始终对准被试对象,适应试验场景能力更强。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基于伺服平台的机载雷达对抗设备,包括地面远控单元和空中载荷,所述空中载荷包括靶机以及安装在靶机两翼的雷达对抗设备,两翼的雷达对抗设备垂直于所述靶机机身安装;所述地面远控单元通过靶机的飞控链路与所述雷达对抗设备进行数据互通,所述地面远控单元向所述雷达对抗设备发送雷达的位置信息和控制指令;所述雷达对抗设备根据控制指令执行干扰,同时获取雷达的位置信息以及靶机当前的位置信息、姿态信息进行实时解算,根据解算结果控制两翼雷达对抗设备进行天线指向的调整。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雷达对抗设备包括天线单元、功放单元、微波单元、数字单元、控制及解算单元、信号测量单元和伺服平台,所述伺服平台垂直于所述靶机机身安装,所述天线单元、功放单元安装于所述伺服平台上,所述微波单元、数字单元、控制及计算单元、信号测量单元安装于所述靶机机翼上;所述天线单元具有接收通道和发送通道,其中接收通道用于获取射频信号的输入并传输至所述微波单元,经过所述微波单元的放大处理后发送至所述信号测量单元,再经所述信号测量单元测量后输出射频信号的测量参数上传至所述控制及解算单元;
所述控制及解算单元与所述地面远控单元无线通信,用于接收地面远控单元的控制指令和雷达位置信息,并根据控制指令生成控制策略对所述数字单元、微波单元、功放单元进行相应配置以产生针对测量参数的干扰信号;同时获取雷达位置信息,靶机的位置信息、姿态信息进行实时解算,根据解算结果得到转动角驱动信号对所述伺服平台进行调整;所述天线单元的发送通道用于干扰信号的大功率辐射,所述伺服平台根据转动角驱动信号转动对天线单元的指向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及解算单元根据控制指令生成控制策略对所述数字单元、微波单元、功放单元进行相应配置包括:所述数字单元针对测量参数产生中频信号送入所述微波单元,同时所述数字单元对微波单元内部进行衰减控制;所述微波单元对中频信号进行变频放大后送入所述功放单元,经所述功放单元功率放大后送入天线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角驱动信号的解算过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宇安防务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宇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宇安防务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宇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44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