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器用光器件的损耗测试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54447.2 | 申请日: | 2022-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3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田婷婷;祝启欣;施建宏;黄中亚;卢昆忠;闫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江舟 |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器 用光 器件 损耗 测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器用光器件的损耗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光源模块,多通道光路连接模块,激光器用光器件连接模块和损耗测试模块,其中,光源模块的输出端与多通道光路连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多通道光路连接模块的输出端与激光器用光器件连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损耗测试模块设置于激光器用光器件连接模块的输出端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激光器用光器件的损耗进行测试的测试效率较低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激光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激光器用光器件的损耗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器技术的发展,激光器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激光器中一般都会集成大量的激光器用光器件,为了保证激光器的正常使用,可以对这些激光器用光器件进行损耗测试。目前的技术中一般是采用逐个激光器用光器件测试的方式,只能将待测激光器用光器件熔接在测试的光路中进行测试,一个激光器用光器件测试后需要将其与测试的光路断开再熔接上下一个待测激光器用光器件继续进行测试,这样不断的熔接测试再断开,导致了测试的过程操作复杂,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激光器用光器件的切换上,导致测试效率较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对激光器用光器件的损耗进行测试的测试效率较低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器用光器件的损耗测试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对激光器用光器件的损耗进行测试的测试效率较低等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器用光器件的损耗测试系统,包括:
光源模块,多通道光路连接模块,激光器用光器件连接模块和损耗测试模块,其中,
所述光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多通道光路连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多通道光路连接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激光器用光器件连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损耗测试模块设置于所述激光器用光器件连接模块的输出端侧;
所述光源模块,用于输出测试光束;
所述多通道光路连接模块,用于将所述测试光束从多路通道传输至所述激光器用光器件连接模块;
所述激光器用光器件连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多路通道分别连接待测激光器用光器件;
所述损耗测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激光器用光器件连接模块输出的光束对每个所述待测激光器用光器件的损耗进行测试。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器用光器件连接模块,包括:第一类型的光路通道、第二类型的光路通道和器件固定台,其中,
所述第一类型的光路通道包括:第一模式匹配器和参考光纤,所述第一模式匹配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多通道光路连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模式匹配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参考光纤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参考光纤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器件固定台上;所述第二类型的光路通道包括:第二模式匹配器,所述第二模式匹配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多通道光路连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模式匹配器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待测激光器用光器件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器件固定台用于放置所述待测激光器用光器件的输出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通道光路连接模块,包括:N个输出端,其中,
所述N个输出端中的1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类型的光路通道连接,所述N个输出端中的N-1个输出端与N-1个所述第二类型的光路通道连接,N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通道光路连接模块,包括:光分路器或者光开关。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多通道光路连接模块为所述光分路器的情况下,所述激光器用光器件连接模块中的每路通道之间通过挡光器进行隔离。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多通道光路连接模块为所述光开关的情况下,所述激光器用光器件连接模块中的多路通道的输出端固定在套筒内。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损耗测试模块包括:功率计,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44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