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调制的微环谐振腔及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754408.2 | 申请日: | 2022-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5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晖;陈鸿飞;傅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6/293 | 分类号: | G02B6/293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王晓玲 |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制 谐振腔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光调制的微环谐振腔,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层(1);微环谐振腔层,所述微环谐振腔层由可逆的相变材料薄膜(2)制成,所述微环谐振腔层包括直母线波导(4)、环形波导(5)、耦合区(6),在所述的相变材料薄膜(2)上通过外部激励信号直写刻画有直母线波导(4)和环形波导(5),所述的直母线波导(4)和环形波导(5)通过耦合区(6)耦合;包层薄膜层,所述包层薄膜层由包层薄膜(3)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调制的微环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波导(5)的折射率所述的直母线波导(4)的折射率未设有波导区域的相变材料薄膜(2)的折射率所述的基底层(1)和所述的包层薄膜(3)折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调制的微环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波导(5)的折射率比直母线波导(4)的折射率大0.1~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调制的微环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母线波导(4)包括左侧直波导(41)、弧形波导(42)和右侧直波导(43);所述的弧形波导(42)的两端分别与左侧直波导(41)和右侧直波导(43)连接,所述的弧形波导(42)与环形波导(5)耦合,弧形波导(42)与环形波导(5)共同构成耦合区(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调制的微环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波导(42)与环形波导(5)具有共同的圆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调制的微环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波导(42)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为30°;所述的环形波导(5)的半径值为20um~200u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调制的微环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波导(5)与弧形波导(42)之间的间隙为100nm ~800n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调制的微环谐振腔,其特征在于,光信号从左侧直波导(41)输入,并在耦合区(6)中通过倏逝波耦合,光信号通过耦合进入到环形波导(5)中,并沿着逆时针方向进行传输;当倏逝波满足在环形波导(5)内传输一周产生2π的相移时,在环形波导(5)的环中发生谐振,此时环形波导(5)的半径满足表达式:2πRneff=mλ,其中,neff为波导的有效折射率,R为环形波导(5)的半径,λ为光波的波长;m指波长的整数倍;通过调制光改变环形波导(5)的有效折射率,能够调制光波的波长。
9.一种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调制的微环谐振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选取镀好相变材料薄膜(2)和包层薄膜(3)的基片作为基底;
S2. 对S1所述的基底进行清洗;
S3. 利用外部激励信号作用在样品上,使相变材料薄膜(2)按照微环谐振腔的结构图形进行晶化,以刻画出微环谐振腔的结构;所述的相变材料薄膜(2)在外部激励信号激励的作用下,能够改变应激位置的相变状态;所述的相变材料薄膜(2)在不经过外部激励信号激励的情况下处于非晶态,在外部激励信号激励下能够由非晶态转变为晶态;通过调整外部激励信号的能量密度,能够实时改变相变材料薄膜(2)的晶化程度,得到任意的中间相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调制的微环谐振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对微环谐振腔的结构进行重构时,利用外部激励信号将制备好的微环谐振腔上晶化的区域进行去晶化,然后再重复步骤S3实现微环谐振腔结构的重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44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维特征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假体填充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