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真空钎焊时增加环形零件进炉量的组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753061.X | 申请日: | 202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7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 发明(设计)人: | 何宇航;李红刚;伏建锋;唐小平;杨毅;康文军;张军;牛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B23K3/08;B23K1/0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真空 钎焊 增加 环形 零件 进炉量 组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真空钎焊时增加环形零件进炉量的组合装置,包括高温合金支撑和石墨平台,高温合金支撑与石墨平台之间可拆卸连接,高温合金支撑包括上板、下板和多个支撑体,支撑体的一端与上板固定连接,支撑体的另一端与下板固定连接,上板上设置有上板加强筋下板上设置有下板加强筋。上板加强筋与下板加强筋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支杆。本发明的组合装置增加了真空钎焊环形零件的进炉数量,保证真空炉在均温区范围内钎焊更多的环形零件,充分发挥真空钎焊炉的效能,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生产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且该组合装置拆装方便,便于现场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钎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加高温真空钎焊环形零件进炉量的组合装置,特别是涉及增加航空发动机环形零件进炉量的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环形零件真空钎焊时,受真空炉高温、高真空状态要求,为了保证零件钎焊质量和尺寸要求,零件进炉时只能平放在托架上,零件的进炉数量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导致零件的真空钎焊效率低,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浪费了真空炉的效能,影响了发动机零件的交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真空钎焊时增加环形零件进炉量的组合装置,增加了真空钎焊环形零件的进炉数量,保证真空炉在均温区范围内钎焊更多的环形零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充分发挥真空钎焊炉的效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温真空钎焊时增加环形零件进炉量的组合装置,包括高温合金支撑和石墨平台,所述高温合金支撑与石墨平台之间可拆卸连接,高温合金支撑包括上板、下板和多个支撑体,支撑体的一端与上板固定连接,支撑体的另一端与下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板上设置有上板加强筋,所述下板上设置有下板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上板加强筋与下板加强筋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支杆,各加强支杆之间沿高温合金支撑的中心轴均匀排布,加强支杆的一端与上板加强筋焊接连接,所述加强支杆的另一端与下板加强筋之间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板加强筋包括第一上板加强筋和第二上板加强筋,第一上板加强筋与第二上板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板加强筋和第二上板加强筋与上板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板加强筋包括第一下板加强筋和第二下板加强筋,第一下板加强筋与第二下板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板加强筋和第二下板加强筋与下板之间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石墨平台上喷涂有Al2O3。
优选的,所述石墨平台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
优选的,所述高温合金支撑为圆台结构,所述石墨平台的形状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上板和下板为环形结构,所述上板的外径尺寸大于下板的外径尺寸。
优选的,所述高温合金支撑采用GH3030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真空钎焊时增加环形零件进炉量的组合装置,由高温合金支撑与石墨平台组合而成,增加了真空钎焊环形零件的进炉数量,保证真空炉在均温区范围内钎焊更多的环形零件,充分发挥真空钎焊炉的效能,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生产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且该组合装置拆装方便,便于现场操作。同时,本发明将环形零件放入真空炉进行真空钎焊时,将环形零件平放在托架上,利用环形零件的中空位置,将高温合金支撑放在该中空位置处,高温合金支撑和环形零件内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有利于零件的整体受热和冷却。此外,本发明利用环形零件中空位置大的特点,可将零件放置在高温合金支撑与石墨平台表面上,这样的组合装置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30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