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硒罗丹明探针及其高产率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2874.7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0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范沛文;张洪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45/00 | 分类号: | C07D345/0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罗丹 探针 及其 高产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硒罗丹明探针及其高产率制备方法。为解决硒罗丹明的合成产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将2‑碘苯甲酸与异丙基氯化镁‑氯化锂溶液反应,得到的格氏试剂继续与硒吡罗红酮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以及水解反应后,即可获得硒罗丹明。该方法合成简单、原料便宜易得,产率可达69.6%,易于硒罗丹明的大量制备及进一步的功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硒罗丹明探针及其高产率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考虑到摩尔吸光系数、荧光量子产率、发射波长、光稳定性等因素,近年来使用最为广泛的荧光染料主要包括罗丹明染料、荧光素染料、花菁染料、Bodipy染料、香豆素染料、4-胺基-1,8-二萘亚胺染料等。在这些染料中罗丹明染料(Rhodamine)是荧光探针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染料平台之一。以该平台为基础构建的荧光探针通常是一个罗丹明啰环内酰胺衍生物,该啰环内酰胺衍生物自身是非荧光的,其与客体相互作用后,可导致啰环内酰胺结构打开,从而获得强的荧光发射以及明显的颜色变化。自从Czarnik小组于1997年首次利用上述性质报道了“罗丹明-肼”Cu2+荧光探针以来,基于罗丹明染料平台的各种荧光探针相继被开发。迄今,客体诱导的罗丹明啰环内酰胺的“关—开”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荧光调控机理之一。
近年来,通过对Rhodamine结构的化学改造,许多性质优良的荧光染料被开发,实质性促进了荧光技术在生物医学影像领域的进步。譬如,通过对10-位氧原子进行单原子改造,系列Rhodamine衍生物被开发,如碳罗丹明、硅罗丹明和磷罗丹明及其衍生物等,大大丰富了Rhodamine家族。近年来,硒罗丹明衍生物除具有激发和发射波长长、光稳定性好等优良的光物理性质外,在可见光激发下还具有高的单线态氧产生效率,因此在荧光探针以及光动力治疗光敏剂领域均广泛应用。然而,基于硒罗丹明螺环“关—开”机理开发的荧光探针或光敏剂却鲜有报道,这可能是因为Se-硒罗丹明的合成产率较低,目前尚没有高产量制备该化合物的方法,故不利于其大量制备及进一步的功能化。因此开发一种可以高产量制备硒罗丹明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硒罗丹明探针及其高产率制备方法,将2-碘苯甲酸与异丙基氯化镁-氯化锂溶液反应,得到的格氏试剂继续与硒吡罗红酮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以及水解反应后,即可获得硒罗丹明。该方法合成简单、原料便宜易得,产率可达69.6%,易于硒罗丹明的大量制备及进一步的功能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硒罗丹明探针的结构式为:
一种高产率制备硒罗丹明探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氮气保护下,向2-碘苯甲酸加入无水THF,并将所得溶液冷却至-78℃,随后逐滴加入异丙基氯化镁-氯化锂溶液,在-78℃反应30min后升温至0℃,随后逐滴加入硒吡罗红酮的THF溶液,在0℃反应30min后逐渐恢复至室温,然后在室温下继续反应48h;
步骤2,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在冰水浴条件下用甲醇猝灭,旋干溶剂后,固体重新溶解在浓盐酸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10min,混合物经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粗产品经色谱柱分离得蓝紫色固体,即硒罗丹明探针。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2-碘苯甲酸、异丙基氯化镁-氯化锂与硒吡罗红酮的摩尔比为10:20:1。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浓盐酸和甲醇的体积比为1:11。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柱色谱展开剂CH2Cl2/MeOH的体积比为20: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28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