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阀高速挤压流场的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2079.8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5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字满;古小虎;杨旭超;杜巍;梁彤;熊宇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G01M13/0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张利萍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阀 高速 挤压 试验装置 | ||
1.一种电磁阀高速挤压流场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底部凸台(2)、支架(4)、推拉式电磁铁(6)、连接杆、导向块(8)和衔铁Ⅱ(10);
油箱(1)内部充满柴油;
导向块(8)上设置有通孔;连接杆的外径等于导向块(8)的通孔的内径;
支架(4)固定在试验台上,推拉式电磁铁(6)和导向块(8)均固定在支架(4)上,推拉式电磁铁(6)的推杆同轴位于导向块(8)通孔的上方,导向块(8)位于油箱(1)内;
连接杆位于导向块(8)的通孔内,连接杆的上端与推拉式电磁铁(6)的推杆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下端面与衔铁Ⅱ(10)固定连接;
底部凸台(2)位于油箱(1)的内底部,与衔铁Ⅱ(10)上下相对;
在推拉式电磁铁(6)未通电时,衔铁Ⅱ(10)的上表面与导向块(8)的下端面相抵;推拉式电磁铁(6)通电后,推拉式电磁铁(6)的推杆带动连接杆沿导向块(8)中的通孔向下移动,挤压衔铁Ⅱ(10)与底部凸台(2)之间的油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磁阀高速挤压流场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速CCD相机(13),油箱(1)为透明材质,高速CCD相机(13)设置在油箱(1)的侧面,用于记录衔铁Ⅱ(10)挤压油膜的过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磁阀高速挤压流场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镜(15)和光源(16),光源(16)发出的光线经透镜(15)聚焦后集中于衔铁Ⅱ与底部凸台(2)之间的油膜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磁阀高速挤压流场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衔铁Ⅱ(10)通过螺钉与连接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电磁阀高速挤压流场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4)包括底座和平板,底座的纵截面为“C”型,包括上水平板、下水平板和竖直板,其中,下水平板向与“C”型底座的开口方向相反的一侧延伸,令延伸出的部分为延伸板,延伸板与竖直板之间设有三角加强板;平板竖直安装在底座的上水平板的端部,且平板与上水平板之间设有三角加强板;底座的延伸板和下水平板固定安装在实验台上,令平板上高于上水平板的部分为平板的上段,平板上低于上水平板的部分为平板的下段,平板的下段端部与试验台之间留有距离;
油箱(1)为上端开口的立方体壳体结构,油箱(1)的一个内侧面加工有凹槽A,凹槽A的宽度与支架(4)的平板的下段的宽度相同;支架(4)的平板的下段位于油箱(1)中,支架(4)的平板的下段与油箱(1)的内侧面的凹槽A配合安装;且该内侧面的上端与支架(4)的“C”型底座的上水平板的下表面相抵;
导向块(8)固定在支架(4)的平板的下段;推拉式电磁铁(6)的侧面固定在支架(4)的平板的上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电磁阀高速挤压流场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4)的平板的上段设置有竖直的滑槽,滑槽的上端开口,推拉式电磁铁(6)的侧面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4)的滑槽上,当拧松螺栓时,推拉式电磁铁(6)可在滑槽上沿竖直方向滑动,当拧紧螺栓时,推拉式电磁铁(6)相对支架(4)固定。
7.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电磁阀高速挤压流场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油箱(1)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直角状的定位块(12),两个直角状的定位块(12)相对且沿对角线设置;底部凸台(2)的下端为方形结构,且配合安装在两个直角状定位块(12)围成的方形内,油箱(1)底部两个定位块(12)对底部凸台(2)进行水平方向的限位。
8.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电磁阀高速挤压流场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凸台(2)的上表面加工有一个凹槽B,压力传感器(11)安装在凹槽B中,压力传感器(11)的上表面与底部凸台(2)的上表面平齐。
9.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电磁阀高速挤压流场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衔铁Ⅱ(10)与导向块(8)之间设置垫片(3)。
10.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电磁阀高速挤压流场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采用控制阀(7),控制阀(7)的中部设置有空腔,且空腔的外壁设置有径向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20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设备及方法
- 下一篇:基于深度学习推荐弹簧圈栓塞高风险动脉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