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流制牵引回流轨及轨道电气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0890.2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9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喻奇;何斌;龚孟荣;刘毅;王沛沛;马德明;吕意;盛蓉蓉;王猛;单翀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5/02 | 分类号: | B60M5/02;B60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胡亮;胡春光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流 牵引 回流 轨道 电气 监测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流制牵引回流轨及轨道电气监测系统,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双流制牵引回流系统的电气隔离方案过于简单,绝缘强度不够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流制牵引回流轨,包括直流段钢轨、交流段钢轨与转换段钢轨。其中,直流段钢轨用于与直流接触网形成直流牵引网;交流段钢轨用于与交流接触网形成交流牵引网;转换段钢轨连接在直流段钢轨与交流段钢轨之间,转换段钢轨的两端均连接有绝缘接头,以使直流段钢轨和交流段钢轨均与转换段钢轨绝缘,转换段钢轨的长度大于等于列车的长度,转换段钢轨对应直流接触网与交流接触网之间的电分相区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流制牵引回流轨用于通行双流制轨道列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流制牵引回流轨及轨道电气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牵引供电系统用于为沿线行驶的轨道交通列车提供电力,来自地区电网的电力通过牵引供电系统的接触网传递给列车。双流制轨道交通列车搭载了直流和交流两种变流设备,并能在两者之间进行切换。市内轨道交通线路地下线占比高、站点布局密集、列车运行速度较低,一般采用直流牵引供电制式;市郊轨道交通线路地上段占比多、站点布局稀疏、列车运行速度较高,一般采用交流牵引供电制式供电。双流制轨道交通列车通常需要进行牵引供电回流,一般利用列车走行轮回流,将走行钢轨作为回流导体,走行轮与回流导体接触,使得来自接触网的电力通过走行钢轨流回牵引变电所。
两种牵引供电制式的回流特点不同,对于交流牵引供电制式,钢轨对地电位以交流分量为主,走行钢轨需经扼流变中性点接地或直接接地;对于直流牵引供电制式,钢轨对地电位以直流分量为主,因出于杂散电流防护因素考虑,走行钢轨采用绝缘安装方式。为了限制两种牵引回流网相互影响,除了接触网需设置电分相区外,走行钢轨同样需要进行电气隔离。但是在相关工程项目实施中,双流制牵引回流系统的电气隔离方案过于简单,绝缘强度不够。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流制牵引回流轨及轨道电气监测系统,用于解决双流制牵引回流系统的电气隔离方案过于简单,绝缘强度不够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流制牵引回流轨,该双流制牵引回流轨包括直流段钢轨、交流段钢轨与转换段钢轨。其中,直流段钢轨用于与直流接触网形成直流牵引网;交流段钢轨用于与交流接触网形成交流牵引网;转换段钢轨连接在所述直流段钢轨与所述交流段钢轨之间,所述转换段钢轨的两端均连接有绝缘接头,以使所述直流段钢轨和所述交流段钢轨均与所述转换段钢轨绝缘,所述转换段钢轨的长度大于等于列车的长度,所述转换段钢轨对应所述直流接触网与所述交流接触网之间的电分相区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转换段钢轨包括主转换段钢轨与辅转换段钢轨。其中,主转换段钢轨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列车的长度;辅转换段钢轨通过绝缘接头与所述主转换段钢轨连接,所述主转换段钢轨的至少一端连接有所述辅转换段钢轨。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辅转换段钢轨的长度为标准钢轨长度或标准钢轨长度的一半。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转换段钢轨通过绝缘扣件固定;和/或,所述转换段钢轨支撑在绝缘轨枕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电气监测系统,该轨道电气监测系统包括绝缘监测装置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双流制牵引回流轨。其中,绝缘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转换段钢轨的对地绝缘情况。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监测装置采用交流和直流两种测试电压对所述转换段钢轨的对地绝缘情况进行监测。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电气监测系统,该轨道电气监测系统包括钢轨电位监测装置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双流制牵引回流轨。其中,钢轨电位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双流制牵引回流轨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和/或,用于监测所述双流制牵引回流轨的两段钢轨之间的电位差,所述两段钢轨之间具有绝缘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08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