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补油工装的软管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9145.6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6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邱前进;穆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叁能锐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00 | 分类号: | F16L33/00;F16L2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工装 软管 接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补油工装的软管接头,涉及海底电力设备技术领域,解决现有难以对注油壁很薄的软管接头内腔补油的技术问题,包括软管接头本体,在所述软管接头本体的侧面开有与之软管接头本体内部油管贯通的注油孔,注油孔内设置有与之金属密封的补油工装,补油工装伸入注油孔的部分与注油孔腔壁构成密封腔室,所述补油工装内开有与密封腔室互通的注油通孔;本发明设计补油接头,后续可通过补油接头向内部注入液体,满足厚度较薄的充油软管补充油液工作,确保在充油软管密封且住满油的情况下,继续向充油软管进行注油作业,确保管内的液压大于管外的液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底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具有补油工装的软管接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普通情况下,在需要进行补油、补压的设备上,通常设置单流阀或外置针阀等截流装置,通过打压泵等装置补油补压到设定压力,补油补压完成后,取下打压泵,单流阀或针阀需留在设备上。
但是,处于海底开采石油的过程中,所应用的充油软管末端安装的软管接头,其管壁厚度较薄,由于设备的注油壁很薄或者外部空间有限制等情况下,无法设置单流阀或外置针阀等截流装置,但又需要确保深海下环境下充油软管内的油液压强度大于外环境的液压强度,因此需要在充油软管内进行补油补压,无法在软管接头上安装截流装置则为无法为后续充油软管做补油补压。
因此为了解决难以对注油壁很薄的软管接头内腔补油,因此设计一种具有补油工装的软管接头来适应海底油液压力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补油工装的软管接头。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补油工装的软管接头,包括软管接头本体,在所述软管接头本体的侧面开有与之软管接头本体内部油管贯通的注油孔,注油孔内设置有与之金属密封的补油工装,补油工装的端部伸入注油孔的部分与注油孔腔壁构成密封腔室,所述补油工装内开有与密封腔室互通的注油通孔。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注油通孔包括轴向注油孔和径向注油孔,其中,所述轴向注油孔沿补油工装的轴线方向开设在其轴心处,所述径向注油孔沿补油工装的径向方向开设在其侧壁,且轴向注油孔和径向注油孔相互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在轴向注油孔上沿其径向开有至少一个径向注油孔。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补油工装的体表开有外螺纹,所述注油孔内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注油孔的末端为锥形腔,与之对应的补油工装上具有突起的锥形端部,其锥形端部外壁抵接在接注油孔具有的锥形腔的内壁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补油工装上沿其圆周开有内凹的弧形槽,弧形槽位于补油工装的注油通孔处。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软管接头本体上沿其圆周设置有多个凸起部,其凸起部呈为凸起的圆环,多个凸起的圆环位于软管接头本体与充油软管连接处。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多个凸起部沿软管接头本体的中心轴线等间距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为了针对海底石油开采过程中,对于厚度较薄的充油软管,其内部充油达到海底适宜的油液差,在充油软管密封且住满油的情况下,继续补油作业来满足内外液压差,确保管内的液压大于管外的液压,因此设计补油接头,后续可通过补油接头向内部注入液体,满足厚度较薄的充油软管补充油液工作。
2.利用旋转补油工装在注油孔左右位置变化,继而选择打开或关闭密封腔室与软管接头本体内管之间的通道,实现注油前后的通道启闭,继而避免软管接头本体内管中油液由注油孔外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叁能锐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叁能锐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9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