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多工况的大直径滚筒硬化深度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9085.8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4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意;陈志凯;李昊;李强;李响;杨晓勇;史勇;苑俊奇;张志辉;关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09 | 分类号: | C21D1/09;C21D9/14;C21D11/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工况 直径 滚筒 硬化 深度 计算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多工况的大直径滚筒硬化深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压路机大直径滚筒轮面与施工介质接触构成摩擦副,根据压路机施工特性,确定摩擦副接触特征为磨粒磨损与动载冲击磨损;
2)根据确定的摩擦副接触特征,确定磨粒磨损失重量与磨损载荷关系比范围;
3)根据确定的摩擦副接触特征,确定磨粒磨损失重量与磨损时间关系比范围;
4)根据大直径滚筒轮面在工况环境下的服役要求及上述步骤2)、步骤3)确定的关系比范围,确定大直径滚筒硬化层深度与磨损时间的关系;
5)根据确定的摩擦副接触特征,确定持续施工失效最低时长T1及大直径滚筒标准硬化层深度h1;
6)根据确定的摩擦副接触特征,确定大直径滚筒轮面与施工介质接触模型为轮-面接触模型;
7)根据压路机施工介质、激振力、自重、服役时间,确定硬化层设计深度;
8)根据设计的硬化深度,参考建立的激光硬化温度-速度-硬度-深度的工艺手册,设置合适的加工工艺参数进行表面硬化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工况的大直径滚筒硬化深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磨粒磨损失重量与磨损载荷关系比为(3.0~4.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工况的大直径滚筒硬化深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磨粒磨损失重量与磨损时间关系比为(2.0~2.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工况的大直径滚筒硬化深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持续施工失效最低时长T1为1000h,大直径滚筒标准硬化层深度h1为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工况的大直径滚筒硬化深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轮-面接触模型的关系式为:
式中:P为接触应力,Pa;F为载荷,N;L为大直径滚筒长度,m;r为大直径滚筒半径,m;u1为大直径滚筒泊松比;u2为介质泊松比;E1为大直径滚筒弹性模量,Pa;E2为介质弹性模量,P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工况的大直径滚筒硬化深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滚筒弹性模量E1为2.06E+11Pa,泊松比u1为0.3,长度L与半径r以产品实际尺寸为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工况的大直径滚筒硬化深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施工介质为碎石时,弹性模量E2为4.70E+10Pa,泊松比u2为0.2;当施工介质为岩石时,弹性模量E2为8.00E+10Pa,泊松比u2为0.3;当施工介质为沥青时,弹性模量E2为6.00E+10Pa,泊松比u2为0.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工况的大直径滚筒硬化深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硬化层设计深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hx为待计算硬化层深度,mm;h1为标准硬化层深度,mm;P1为标准接触应力,Pa;Px为给定接触应力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90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