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6218.6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5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何超金;蒋石生;姚兴南;吴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思嘉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12;B32B27/32;B29C70/40;B29B15/10;D06M13/224;D06M13/503;D06M15/24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谢子能 |
地址: | 350024 福建省福州市晋***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碳纤维网布进行改性,改性后可提高与PVC的剥离强度,再将改性碳纤维网布烫平、上糊分别与PVC透明面层和PVC底膜进行贴合,得到一种剥离强度高、稳定性好,外观呈现碳纤维网布的立体纹路效果的柔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且工艺简单,易于推广及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纤维材料,其具备高强度和高模量,内柔外刚,具有质量轻、耐腐蚀等特性。碳纤维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性质,还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可用作绝热保温材料,或者作为增强材料加入树脂、金属、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构成复合材料。
申请公布号为CN104908390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在碳纤维布层的两侧贴合PVC膜层,得到一种PVC碳纤维复合布,该材料具有防水、防火、耐摩擦等性能。但碳纤维与PVC之间难以贴合,该材料易分层,剥离强度较低,稳定性差,难以实现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得到一种剥离强度高、稳定性好的柔性碳纤维复合材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柔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碳纤维网布改性处理:先将钛酸酯偶联剂用溶剂稀释成改性剂溶液,再将碳纤网布浸入改性剂溶液浸渍,再干燥,得到改性碳纤维网布;
步骤2、先将改性碳纤网布烫平,烫平后依次进行第一次双面上糊、第一次烘干、第二次双面上糊和第二次烘干,得到上糊碳纤维网布;
步骤3、PVC透明面层和PVC底膜经过加热处理后,分别贴合在预热后的上糊碳纤维网布的两侧,得到柔性碳纤维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碳纤维网布进行改性,碳纤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在3~5%,伸长率很低,尺寸稳定性好,改性后可提高与PVC的剥离强度,再将改性碳纤维网布烫平、上糊分别与PVC透明面层和PVC底膜进行贴合,得到一种剥离强度高、稳定性好,外观呈现碳纤维网布的立体纹路效果的柔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且工艺简单,易于推广及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利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碳纤维网布先进行改性,改性后可提高与PVC的剥离强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碳纤维网布改性处理:先将钛酸酯偶联剂用溶剂稀释成改性剂溶液,再将碳纤网布浸入改性剂溶液浸渍,再干燥,得到改性碳纤维网布;
步骤2、先将改性碳纤网布烫平,烫平后依次进行第一次双面上糊、第一次烘干、第二次双面上糊和第二次烘干,得到上糊碳纤维网布;
步骤3、PVC透明面层和PVC底膜经过加热处理后,分别贴合在预热后的上糊碳纤维网布的两侧,得到柔性碳纤维复合材料。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碳纤维网布进行改性,碳纤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在3-5%,伸长率很低,尺寸稳定性好,改性后可提高与PVC的剥离强度,再将改性碳纤维网布烫平、上糊分别与PVC透明面层和PVC底膜进行贴合,得到一种剥离强度高、稳定性好,外观呈现碳纤维网布的立体纹路效果的柔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且工艺简单,易于推广及工业化生产。
进一步地,溶剂为纯度95%的乙醇溶液;改性剂溶液中钛酸酯偶联剂的质量浓度为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思嘉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思嘉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62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