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塑机用过胶塑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1393.6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9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萍;梁举;梁湖;温志伟;张贵;孙晓波;朱燕志;袁中华;杜呈表;刘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50 | 分类号: | B29C45/50;B29C45/1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陈承哲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塑化 装置 | ||
1.一种注塑机用过胶塑化装置,包括熔胶筒(10),所述熔胶筒(10)内置有可旋转和可沿其轴向方向前后移动的螺杆(20),所述螺杆(20)的外壁与熔胶筒(1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熔胶室,所述螺杆(20)的前端沿其轴向设有过胶头(30),所述过胶头(30)包括挤胶部(302)和连接所述挤胶部(302)与所述螺杆(20)的前端的连接轴(301),所述连接轴(301)上套设有可在挤胶部(302)与螺杆(20)之间轴向前后移动的过胶圈(40),所述过胶圈(40)的内壁与连接轴(301)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一过胶道(401),所述挤胶部(302)与所述熔胶筒(1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过胶道(401)连通的第二过胶道(3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胶圈(40)背向所述螺杆(20)的端面上周向设置有与第一过胶道(401)连通的凹球面槽(402),所述连接轴(301)上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作为所述过胶圈(40)与所述过胶头(30)之间相对运动的中间件,所述中间件上具有能够与所述凹球面槽(402)贴紧的球面,以阻止所述过胶圈(40)与所述挤胶部(302)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过胶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为滚珠体(50),各所述滚珠体(50)置于所述连接轴(301)的外壁上,各所述滚珠体(50)在所述连接轴(301)的轴向前后方向的自由度分别通过所述挤胶部(302)和所述凹球面槽(402)限制,各所述滚珠体(50)在所述连接轴(301)的径向方向的自由度通过所述凹球面槽(402)限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过胶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滚珠体(50)之间间隔均匀设置且形成一圈滚珠体(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过胶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胶圈(40)与所述熔胶筒(10)间隙配合并使所述过胶圈(40)在工作中处于悬浮状态;在熔胶动作时,已被熔融的胶料在所述过胶圈(40)的外壁上形成有用于阻止所述熔胶室内的熔体通过所述过胶圈(40)与熔胶筒(10)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第二过胶道(31)的一层熔体膜。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过胶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胶圈(40)与所述螺杆(20)之间设置有能够与所述过胶圈(40)抵压的密封件,以封闭所述熔胶室内的熔体进入所述第一过胶道(401)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过胶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胶道(401)靠近所述螺杆(20)的一端沿其周向设置有圆锥台孔(40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过胶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301)的外壁上还沿其周向设置有圆锥台体(3011),所述圆锥台体(3011)的外壁与所述圆锥台孔(403)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导向所述熔胶室内的熔体进入第一过胶道(401)的导流道(401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过胶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射嘴(71)装置,所述射嘴(71)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熔胶筒(10)的前端连接,所述射嘴(71)装置的内部沿其轴向方向形成有与所述熔胶筒(10)的内腔相通并用于射胶的射胶通道(7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过胶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嘴(71)装置包括射嘴(71)和射嘴法兰(70),所述射嘴法兰(70)连接所述射嘴(71)和所述熔胶筒(10),所述射嘴法兰(70)的内腔与所述射嘴(71)的内腔相通,以形成所述射胶通道(72)。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过胶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胶通道(72)靠近所述熔胶筒(10)的一端设置锥形导向孔(7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13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渔轮及其设计方法
- 下一篇:能量转换系统及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