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重塑成型的环氧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1325.X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6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超;蔡振亚;李大为;董跃;张菁燕;滕新华;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绿玛特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14 | 分类号: | C04B26/14;C08G59/40;C04B24/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品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1 | 代理人: | 乔楠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塑 成型 砂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砂浆领域,尤其是一种可重塑成型的环氧砂浆,包括以下组分:80‑120质量份的环氧树脂、10‑30质量份的活性稀释剂、30‑70质量份的特种固化剂、15‑50质量份的白炭黑、200‑450质量份的石英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醛类单体溶于氯仿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后,加入3‑氨基苄胺和干燥剂,在一定温度下搅拌24小时后,将产物进行抽滤、旋蒸,得到特种固化剂,再将特种固化剂加入环氧树脂中,并依次加入活性稀释剂、白炭黑、石英砂,之后搅拌均匀,即得可重塑成型的环氧砂浆。环氧砂浆废弃后,可通过加热模塑,利用动态交联结构,使砂浆试块重新塑性,实现环氧砂浆的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砂浆领域,尤其是一种可重塑成型的环氧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砂浆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修补加固工程。然而,环氧树脂作为一种石油制品,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消耗,其价格不断攀升,应用前景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环氧砂浆中环氧树脂不溶不熔的交联网络结构决定了其热固性的特征,使用过的环氧砂浆固化物在废弃后无法像热塑性材料一样重新加工成型,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目前,建筑材料的回收再生技术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基本上只限于将废旧材料破碎或粉碎后作为填料使用。例如,中国发明CN201610166708.3利用道路铣刨废料、建筑垃圾制得的骨料,加入水泥等组分制备混凝土;中国发明CN202011102593.4以建筑垃圾粉作为原材料之一,配以水泥、激发剂等,制备地聚合物。类似的回收方法对于成本较高环氧砂浆来讲,回收利用率太低,且环氧砂浆与水泥、混凝土类材料间的模量差异也会造成回收材料性能不稳,因此,环氧砂浆的回收利用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重塑成型的环氧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重塑成型的环氧砂浆,包括以下组分:80-120质量份的环氧树脂、10-30质量份的活性稀释剂、30-70质量份的特种固化剂、15-50质量份的白炭黑、200-450质量份的石英砂。
优选地,所述可重塑成型的环氧砂浆包括:90-100质量份的环氧树脂、15-20质量份的活性稀释剂,50-60质量份的特种固化剂,25-40质量份的白炭黑,260-350质量份的石英砂。
进一步的,所述特种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10-30质量份的二醛类单体溶于氯仿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后,加入20-70质量份的3-氨基苄胺和50-80质量份的干燥剂,在25-50℃下搅拌24小时后,将产物进行抽滤、旋蒸,得到的产品为特种固化剂。
优选地,所述特种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15-20质量份的二醛类单体溶于氯仿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后,加入30-40质量份的3-氨基苄胺和60-70质量份的干燥剂,在25-30℃下搅拌24小时后,将产物进行抽滤、旋蒸,得到的产品为特种固化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或双酚F型环氧树脂中任意一种或二种的混合物,环氧当量为170-230g/mol。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F型环氧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的活性稀释剂为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或1,2-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任意一种或二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活性稀释剂为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进一步的,所述的白炭黑为气相法白炭黑,粒径为1000-2000目优选地,。所述气相法白炭黑的粒径为2000目。
进一步的,所述的石英砂粒径为80-120目。
进一步的,所述的特种固化剂中,二醛类单体为对苯二甲醛、戊二醛中任意一种或二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二醛类单体为对苯二甲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绿玛特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绿玛特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13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电机耦合结构
- 下一篇:载波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