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钢结构打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738474.0 | 申请日: | 2022-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0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柳倩;葛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润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27/00;B24B49/00;B05C1/02;B05C9/14;B05D3/04 | 
| 代理公司: | 南通和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08 | 代理人: | 翁斌 | 
| 地址: | 226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钢结构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钢结构打磨装置,具体涉及钢结构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钢结构,第一钢结构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钢结构,第一钢结构的外侧设有打磨机构总成;打磨机构总成包括定移组件,定移组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打磨组件,定移组件靠近打磨组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辅助组件,定移组件远离打磨组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涂覆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打磨组件配合使用定移组件,进行打磨机构总成和第一钢结构之间的稳定滚动卡接,且便于打磨机构总成自动移动至第一钢结构、第二钢结构焊接部位,对焊接部位进行远距离自动打磨,防止打磨时废屑对作业人员造成损伤,从而提升了整个装置对钢结构的打磨效率和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钢结构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在船舶领域施工时被广泛应用,在进行船舶施工时,需要使用大量的钢结构搭建焊接船舶钢架;
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要结构,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船舶钢架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其中,船舶钢结构进行焊接时,为了提升焊接点位置处连接稳定性,需要对船舶钢结构的焊接点进行打磨以便涂覆防锈材料;
传统的钢结构打磨工艺多为人工手持打磨机移至钢结构焊接部位进行手动打磨,打磨效率一般,且打磨时容易产生废屑对作业人员造成一定的损伤;其次,钢结构焊接部位打磨后,还需要人工在手持涂覆刷将防腐蚀材料涂覆在打磨部位,比较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船舶钢结构打磨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钢结构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钢结构打磨装置,包括第一钢结构,所述第一钢结构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钢结构,所述第一钢结构的外侧设有打磨机构总成;
所述打磨机构总成包括定移组件,所述定移组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打磨组件,所述定移组件靠近打磨组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辅助组件,所述定移组件远离打磨组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涂覆组件,所述定移组件靠近涂覆组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烘干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移组件包括第一框和第二框,所述第二框的中部固定卡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中部转动安装有调距螺杆,所述第一框的中部固定卡设有和调距螺杆配合使用的内螺管,所述调距螺杆螺纹卡接在内螺管中,所述第二框的一端部垂直安装有第一导架,所述第一框的一端部垂直安装有和第一导架配合使用的第一套框,所述第一套框活动套接在第一导架的外侧,所述第二框的另一端部垂直安装有第二导架,所述第一框的另一端部垂直安装有和第二导架配合使用的第二套框,所述第二套框活动套接在第二导架的外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框、第二框的两端部均转动安装有卡轮,所述第一钢结构活动卡接在多个卡轮之间,同侧两个所述卡轮的底部转动设有定移底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一个所述定移底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和对应卡轮同轴固定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磨组件包括对称分布的两个打磨支架,所述打磨支架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导架、第二套框上,所述打磨支架顶端固定安装有L型架,所述L型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直线电缸,所述直线电缸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打磨底座,所述打磨底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打磨机本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一框顶端靠近打磨组件的一侧,所述辅助支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超声波检测器,所述辅助支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异形架,所述异形架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位置和打磨组件的位置相互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润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润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84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UWB实现网络共享方法
- 下一篇:用于对刀仪的防护装置、对刀仪及机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