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减速装置及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34626.X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3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赵雪松;杨阳;马宁;刘君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2 | 分类号: | F16H1/22;F16H57/02;F16H57/021;F16H57/023;F16H57/03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刘欣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减速 装置 | ||
1.一种电动汽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汽车减速装置包括输入端(10)、中间端(20)、输出端(30)、第一齿轮副(40)以及第二齿轮副(50);其中,所述输入端(10)的两侧包括第一深沟球轴承(11)和第二深沟球轴承(12);所述中间端(20)包括位于所述中间端(20)两侧,用于径向定位的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1)和第二圆柱滚子轴承(22)、以及位于所述中间端(20)两侧,用于轴向定位的第一平面推力轴承(23)和第二平面推力轴承(24);所述输出端(30)的两侧包括第一串联角接触球轴承(31)和第二串联角接触球轴承(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汽车减速装置还包括前壳体(61)、后壳体(71)、第一端盖(62)、第二端盖(72)、第一螺栓(63)以及第二螺栓(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端(10)还包括第一齿轮轴(13);所述第一齿轮轴(13)通过第一深沟球轴承(11)固定在所述前壳体(61)上,还通过第二深沟球轴承(12)固定在所述后壳体(7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端(20)还包括第一法兰(25)、第二法兰(26)、齿轮(28)、第二齿轮轴(29)以及第一调整垫片(27);所述齿轮(28)通过花键刚性连接在所述第二齿轮轴(29)上,所述第二齿轮轴(29)通过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1)固定在前壳体(61)上,并通过所述第二圆柱滚子轴承(22)固定在所述后壳体(7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法兰(25)和所述第二法兰(26)通过花键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二齿轮轴(29)两侧的内孔连接;
所述第一平面推力轴承(23)位于所述第一法兰(25)和所述第一端盖(62)之间,所述第一端盖(62)压合在所述第一平面推力轴承(23)上,并通过多个第一螺栓(63)固定在所述前壳体(61)上;
所述第二平面推力轴承(24)放置于所述第二法兰(26)上,所述第一调整垫片(27)位于所述第二平面推力轴承(24)右侧,并通过所述第二端盖(72)压合;所述第二端盖(72)通过所述多个第二螺栓(73)固定在所述后壳体(71)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端(30)还包括齿轮及差速器总成(34)和第二调整垫片(33),所述齿轮及差速器总成(34)通过所述第一串联角接触球轴承(31)固定在所述前壳体(61)上,并通过所述第二串联角接触球轴承(32)固定在所述后壳体(71)上,所述第二串联角接触球轴承(32)与所述后壳体(71)之间设置所述第二调整垫片(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轮副(40)由所述第一齿轮轴(13)和齿轮(28)啮合形成;所述第二齿轮副(50)由第二齿轮轴(29)和齿轮及差速器总成(34)啮合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电机产生的动力从所述输入端(10),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副(40)传递到所述中间端(20),再由所述第二齿轮副(50)将动力传递到所述输出端(30),最后动力从所述输出端(30)的两侧传递给半轴和车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整垫片(27)用于减小所述中间端(20)装配后产生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调整垫片(33)用于调节所述输出端(30)两侧的所述第一串联角接触球轴承(31)或所述第二串联角接触球轴承(32)。
11.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减速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46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