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毂车床自动气密检测定位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31710.6 | 申请日: | 202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0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汲洪明;姜宏宇;张德富;郭玉敬;宋宪奎;尚金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马汽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B23Q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18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毂 车床 自动 气密 检测 定位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车床自动气密检测定位夹具,涉及轮毂加工技术领域。该种轮毂车床自动气密检测定位夹具,包括机体及轮毂本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两个安装板,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两个安装板推动的推动机构。该种轮毂车床自动气密检测定位夹具,当检测位置的轮毂本体上存在沙眼时,通过传动,吸引标识管受力在固定管的内部靠向轮毂本体滑动并相抵,通过标识管上的标记液涂抹在轮毂本体上检测存在异常的位置,形成轮毂本体加工后的气密性检测,便于后续快速识别轮毂本体上气密性不足的位置的同时不需要通过其他设备重新进行定位检测,提高了对轮毂本体加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轮毂车床自动气密检测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轮毂是轮胎内廓轮钢通过立柱连接的轮芯旋转部分,即支撑轮胎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
铝合金轮毂的制造方法有三种:重力铸造、锻造、低压精密铸造。1.重力铸造法利用重力把铝合金溶液浇注到模具内,成形后经车床处理打磨,即可完成生产。制造过程较简单,不需精密的铸造工艺,成本低而生产效率高,但是容易产生气泡(砂眼),密度不均匀,表面平滑度不够;2.锻造法 整块铝锭由千吨的压力机在模具上直接挤压成型,好处是密度均匀,表面平滑细致,轮毂壁薄而重量轻,材料强度最高,比铸造方法高三成以上,但由于需要较精良的生产设备,而且成品率只有五到六成,制造成本较高;3.低压精密铸造法 在0.1Mpa的低压下精密铸造,这种铸造方式的成形性好,轮廓清晰,密度均匀,表面光洁,既能达到高强度、轻量化,又能控制成本,而且成品率在九成以上,是高品质铝合金轮毂的主流制造方法。
轮毂在铸造成型后,需要通过车床对轮毂进行精加工,现有的车床对轮毂进行精加工操作的过程中,难以对不同尺寸的轮毂进行夹持限位,造成加工过程中的局限性,且车床上的夹具在对轮毂进行加持加工后,难以对加工后的轮毂的气密性进行检测,需要在其他设备上重新进行夹持并检测检定,降低了轮毂加工操作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车床自动气密检测定位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毂车床自动气密检测定位夹具,包括机体及轮毂本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两个安装板,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两个安装板推动的推动机构,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轮毂本体夹持的夹持机构及检测过程中轮毂本体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L型操作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与L型操作板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L型操作板上固定有用于L型操作板推动的C型板,所述L型操作板上设置有用于轮毂本体气密性检测的检测机构,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轮毂本体气密性检测过程中抽气的抽气组件。
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安装在L型操作板上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与L型操作板上相通设置,所述安装管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上滑动连接有标识管,所述标识管的上端设置有标记液,所述安装管的内部设置有便于标识管复位的复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管内壁上的两个条形板,两个所述条形板上滑动连接有第一T型杆,两个所述第一T型杆的另一端固定有传动板,所述标识管的一端与传动板的上端相固定,两个所述第一T型杆的侧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抽气组件包括方形板,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方形板驱动的驱动件,所述方形板上安装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位于两个安装板的上端,所述方形板上安装有用于对抽气管内部抽气的抽风机。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为机械手臂,所述方形板安装在机械手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马汽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马汽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17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