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多形式联合破岩的新型钻头及其钻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31686.6 | 申请日: | 202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6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冯金禹;闫铁;许瑞;王申;候兆凯;孙士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7/24 | 分类号: | E21B7/24;E21B7/18;E21B10/00;E21B10/60;F03B1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曹爱华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形式 联合 新型 钻头 及其 钻井 方法 | ||
1.一种集成多形式联合破岩的新型钻头,其特征在于:这种集成多形式联合破岩的新型钻头包括钻头胎体、钻头翼片、涡轮发电机、压电陶瓷片、变幅杆、超声波振动头、粒子冲击结构,钻头胎体的上端为上接头,上接头内腔下端与发电腔相接,发电腔为倒置的平底烧瓶状的大肚型腔,防水罩通过其四周的固定杆居中悬空固定于发电腔内,涡轮发电机定子固定于防水罩上端,涡轮发电机定子轴从防水罩顶穿出,涡轮发电机叶片设置于涡轮发电机定子轴外,涡轮发电机叶片位于上接头与发电腔的连接处,压电陶瓷片设置于涡轮发电机定子下,变幅杆设置于压电陶瓷片下面;发电腔的下端口处设置渐缩喉管,渐缩喉管与粒子通道相通,粒子通道的外端口为粒子吸口,粒子吸口位于钻头胎体外壁上;钻头胎体具有与渐缩喉管相通的下流道,下流道下部与钻头水嘴相通,变幅杆下端连接超声波传导杆,超声波传导杆的下端连接超声波振动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多形式联合破岩的新型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罩为空心筒体,筒顶具有上通孔,筒底具有下通孔,固定杆均匀分布在防水罩周围,固定杆外边缘加工成斜边,通过斜边与钻头胎体内壁的凹槽配合;固定杆使防水罩与钻头胎体之间形成环形的镂空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多形式联合破岩的新型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通孔处设置上密封圈,下通孔处设置下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多形式联合破岩的新型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罩由合金铸造制成,防水罩外壁涂有防水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多形式联合破岩的新型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波振动工作头采用高性能耐磨合金材质制作,超声波振动工作头外涂特氟龙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多形式联合破岩的新型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头胎体为PDC钻头胎体。
7.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多形式联合破岩的新型钻头的钻井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集成多形式联合破岩的新型钻头的钻井方法通过机械研磨、超声波振动作用、超声空化效应、粒子冲击作用同时破碎岩石,具体为:
当钻井液经钻杆流入钻头,钻井液从大肚型腔入口处流入,一部分流过涡轮发电机叶片随水流转动,产生电能,然后通过防水罩外的镂空通道向下流动,涡轮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传递到压电陶瓷片产生超声波振动,并传导到变幅杆中,变幅杆向超声波振动头传递机械能,超声波振动头产生高频振动,在井底通过钻井液将高频机械波传递到岩石中,产生岩石共振现象,促进钻进条件下地层岩石裂缝更多更快的扩展,实现高速破岩;同时超声波振动头的振动激发钻井液中产生空化效应,空化效应使岩石表面的液体产生气泡空穴,当空穴溃灭后,周围的钻井液会产生微射流,高速冲击岩石表面,破碎岩石;
另外,当钻井液流呈渐缩喉管,产生文丘里管效应,渐缩喉管内液体流速增加,在粒子吸口产生负压,吸收环空中的岩屑粒子进入粒子吸口并沿粒子通道进入钻头中,随钻井液高速射出钻头,对岩石产生冲击作用,破碎岩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16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伴随式封闭分段供电结构
- 下一篇:一种含菌剂和γ-聚谷氨酸的农用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