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储微电网多时间尺度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9009.0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7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张新鹤;唐旭;岳国荣;钟鸣;杨泳;许皓;魏然;齐文凯;姚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2;H02J3/38;H02J3/46;G06Q10/04;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储微 电网 多时 尺度 协调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微电网优化运行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光储微电网多时间尺度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求解预先构建的日前调度模型,得到第一优化结果;基于所述第一优化结果,得到日前调度方案,并利用所述日前调度方案对光储微电网进行日前调度;其中,所述利用所述日前调度方案对光储微电网进行调度的过程中,求解预先构建的实时调度模型,得到第二优化结果;基于所述第二优化结果,得到实时调度方案,并利用所述实时调度方案对光储微电网进行实时调度。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可控资源对光伏出力进行消纳和吸收,能够有效应对光伏出力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等不友好特征,提高光伏并网时电网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网优化运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储微电网多时间尺度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化石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全球诸多国家均大力发展以分布式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然而由于光伏出力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等不友好特征,分布式光伏大规模并网时将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了分布式光伏的消纳水平。为了解决分布式光伏消纳问题,将其通过光伏微电网接入配电网,是应对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消纳问题的安全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开展研究面向光储微电网的优化运行问题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国内外在“源-荷”协调控制、光储微电网系统建模及其多时间尺度调度模型方面开展了部分研究。王金全等人在结合分时电价机制和实时电价的特点的基础上,考虑当前时刻蓄电池荷电状态,由此决定蓄电池惩罚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电价理论下含蓄电池的微电网优化控制策略,该策略兼具实用性与启发性。陈鸿亮研究了大型园区的能量需求,在并网和孤岛两种运行模式下分别分析了热电联供型微电网的运行调度策略,结合生态产业园的算例数据研究了热电联供型微网优化调度,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何武等人建立了包含风力发电机、光伏电站、柴油发电机、储能等分布式电源的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考虑多种约束条件,以微网运行成本最低和污染治理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优化调度模型,求解方法选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并对不同场景下微网的调度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史鉴安等人考虑新能源接入电网的出力波动性和间歇性,对分布式电源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分布的数学建模方法,为使得不同类型的用户能够参与到需求侧响应计划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随机能源和备用调度策略,算例结果表明,合理的需求侧响应既能够降低微网运行的经济成本,还能够提高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
基于上述背景,为了应对光伏出力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等不友好特征、提高光伏并网时电网的安全稳定性,亟需研究一种考虑“源-荷”多重不确定的光储微电网多时间尺度协调控制方法,对于指导光储微电网的优化运行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储微电网多时间尺度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储微电网多时间尺度协调控制方法,所述光储微电网多时间尺度协调控制方法包括:
求解预先构建的日前调度模型,得到第一优化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优化结果,得到日前调度方案,并利用所述日前调度方案对光储微电网进行日前调度;
其中,所述利用所述日前调度方案对光储微电网进行调度的过程中,求解预先构建的实时调度模型,得到第二优化结果;基于所述第二优化结果,得到实时调度方案,并利用所述实时调度方案对光储微电网进行实时调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优化结果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日前调度阶段储能装置的出力、日前调度阶段微电网向配网的交换功率、日前调度阶段配电网向微电网的交换功率、日前调度阶段柔性负荷在日前电价下的响应量预测值、日前调度阶段电动汽车换电站的交换功率、日前调度阶段的弃光量;
所述第二优化结果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实时调度阶段储能装置的实时出力、实时调度阶段微电网向配网的实时交换功率、实时调度阶段配电网向微电网的实时交换功率、实时调度阶段的实时弃光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9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