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弱地基黄土湿陷性的改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7972.5 | 申请日: | 202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2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张俊征;赵迷军;王绍强;胡玉平;王胜利;孙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地质河南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3/12;E02D3/046;E02D3/08;E02D7/08;E02D31/08;E01C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陈文丽 |
地址: | 450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弱 地基 黄土 湿陷性 改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弱地基黄土湿陷性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黄土壤的地址选取,将选取的黄土壤进行干燥、粉碎处理;S2:将粉碎处理的黄土壤中添加草木灰、石灰石、金属矿渣,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S3:将混合均匀的土壤进行分层回填,在回填过程中分层夯实;S4:分层夯实后在土壤表面进行铺设石子片。本发明通过对减弱地基的黄土进行挖除,并对挖除的黄土进行改良,在挖除黄土的地基中进行打桩挤压地基,便于对地基进行加固,然后通过对改良后的黄土进行分层垫设,并通过重锤冲击,有效的保证了减弱地基的牢固性,能够广泛的运用于公路建设和高层建筑的建设,能够有效的降低地基的沉降,保证了公路和建筑地基的牢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减弱地基黄土湿陷性的改良方法,属于湿陷性土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湿陷性黄土除了具有黄土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松散多孔结构状态,孔隙比大,垂直节理发育,遇水后湿陷,强度下降,承载力明显降低的特性。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目的是改善土的性质,减小土的渗水性、压缩性,控制其湿陷性的发生,部分或全部消除其湿陷性,以满足构造物在安全、使用方面的要求。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会经常遇到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105421333B”公开了“一种改善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说明了“采用的固化材料可以是相对经济实用的材料,施工工艺简单,固化速率快,养护时间短,反应生成的高耐水性水化产物填充了其颗粒之间较大的孔隙并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能够达到在黄土分层填筑过程中压实度低于控制标准的前提下,增强欠压实黄土的强度,有效消除其湿陷性,控制工后不均匀沉降的效果”主要通过固化材料进行加固,但是目前采用固化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地基没有进行处理,还是容易造成沉降,影响地基的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弱地基黄土湿陷性的改良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采用固化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地基没有进行处理,还是容易造成沉降,影响地基的处理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S1:黄土壤的地址选取,将选取的黄土壤进行干燥、粉碎处理;
S2:将粉碎处理的黄土壤中添加草木灰、石灰石、金属矿渣,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S3:将混合均匀的土壤进行分层回填,在回填过程中分层夯实;
S4:分层夯实后在土壤表面进行铺设石子片,石子片为青石石子片;
S5:对铺设有石子片的路面进行重锤强夯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黄土干燥、粉碎处理具体包括:将黄土在60℃-80℃的条件下进行烘干处理,将烘干处理的黄土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的黄土过200-400目筛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的黄土:草木灰:石灰石:金属矿渣:水=7:1:1:2:1的比率混合均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的分层回填计算方法如下:
分层厚度σH=[σ],[σ]为垫层底面处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单位为kPa;σH为垫层底面的计算压应力,单位为kPa。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在进行土壤进行分层回填前还包括锤挤密成孔施工,具体的为,在回填的地基通过打桩机在地面进行打桩处理,当多根水泥桩通过打桩机压入地基底部,桩径0.3m-0.45m;桩间距约为2.0d-2.5d(d为桩径),按方形或梅花桩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地质河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化地质河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79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