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水下排污的无人机取样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4892.4 | 申请日: | 202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0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虢清伟;陈思莉;杨元昕;汪浩;胡立才;陈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B64F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梁嘉朗 |
地址: | 5105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水下 排污 无人机 取样 平台 | ||
1.一种针对水下排污的无人机取样平台,包括下沉部件(1)、平移部件(2)、采集部件(3)及浮起部件(4),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起部件(4)固接在下沉部件(1)外侧顶面位置,所述下沉部件(1)与平移部件(2)固接,所述平移部件(2)通过固定结构(5)固接采集部件(3);
所述下沉部件(1)包括框架组件(11)、稳定组件(13)及水平驱动组件(12),所述平移部件(2)包括架体组件(21)及平移驱动组件(22),所述架体组件(21)固接在框架组件(11)上,所述浮起部件(4)包括浮起气囊(41)及四个连接组件(42),所述连接组件(42)固接在框架组件(11)边角处;
所述采集部件(3)包括固定框(31)、降落组件(32)、四个导向组件(34)、两个升降组件(33)及升降驱动组件(35),所述降落组件(32)包括顶框(32a),所述顶框(32a)顶面两侧分别固接两个降落板(32b),所述升降组件(33)包括开设在固定框(31)一侧顶面的两个下滑槽(33a),所述顶框(32a)底面对应下滑槽(33a)一侧分别开设两个上滑槽(33c),两个所述下滑槽(33a)内分别滑动连接两个下滑块(33b),两个所述上滑槽(33c)内分别滑动连接两个上滑块(33d),两个所述下滑块(33b)分别转动连接两个连杆(33e)一端,两个所述连杆(33e)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两个上滑块(33d),两个所述连杆(33e)中部位置相互交叉并通过销轴(33f)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水下排污的无人机取样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35)包括转动连接在两个下滑槽(33a)的丝杆二(35a)以及丝杆三(35c),两个所述下滑块(33b)内分别固接螺纹套筒二(35b)及螺纹套筒三(35d),所述丝杆二(35a)啮合连接螺纹套筒二(35b),所述丝杆三(35c)啮合连接螺纹套筒三(35d),所述丝杆二(35a)与丝杆三(35c)上螺纹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水下排污的无人机取样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31)内部位于两个下滑槽(33a)之间位置开设小腔室(35i),所述小腔室(35i)内水平转动连接转柱(35f),所述转柱(35f)与丝杆二(35a)及丝杆三(35c)均呈垂直状态,所述转柱(35f)两端分别固接锥齿轮一(35g)及锥齿轮二(35h),所述丝杆二(35a)端部位于小腔室(35e)内并固接锥齿轮三(35i),所述丝杆三(35c)端部位于小腔室(35e)内并固接锥齿轮四(35j),所述锥齿轮三(35i)啮合连接锥齿轮二(35h),所述锥齿轮四(35j)啮合连接锥齿轮一(35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对水下排污的无人机取样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31)与下滑槽(33a)垂直并靠近丝杆二(35a)一侧内部中心位置固接第三双轴电机(35k),所述第三双轴电机(35k)两转轴处分别固接两个第三传动杆(35l),所述第三传动杆(35l)自由端固接主动锥齿轮(35m),所述丝杆二(35a)远离小腔室(35e)一端固接锥齿轮五(35n),所述主动锥齿轮(35m)啮合连接锥齿轮五(35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水下排污的无人机取样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11)包括下沉框(11a),所述下沉框(11a)内侧两侧水平固接两个第一滑杆(11b),两个所述第一滑杆(11b)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第一滑杆(11b)上分别滑动连接两个第一滑套(11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针对水下排污的无人机取样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组件(21)包括两个第二滑杆(21a),两个所述第二滑杆(21a)固接在两个第一滑套(11c)之间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滑杆(21a)上分别滑动连接两个第二滑套(21b),两个所述第二滑套(21b)两端之间分别固接多个连接柱(21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48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决策融合的多模态情感分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取向电工钢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