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陆上风电机组装配式箱型基础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24870.8 | 申请日: | 2022-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2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鹏;李红星;杨伟;张林琳;张科;杨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崔方方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陆上 机组 装配式 基础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上风电机组装配式箱型基础,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具有造价低、整体刚度大、施工周期短、现场投入人工少的优点,同时无现浇大体积混凝土高水化热的问题,无需混凝土垫层,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本发明既有效减少钢筋混凝土材料用量,又可实现大部分构件工厂预制化,现场采用标准化装配工艺组装,施工效率高,并结合少量混凝土浇筑提高基础结构整体受力性能,是非常适用于大容量高塔筒风电机组的基础型式。本发明采用装配式结构解决了材料运输与现场施工的困难、混凝土浇筑质量不可控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陆上风电机组装配式箱型基础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增大和轮毂高度的增加,由此致使传至基础的荷载数值增幅巨大,采用传统实心重力式扩展基础和梁板式基础将导致基础尺寸呈现显著增幅,钢筋混凝土用量巨大,相应产生了结构安全、制造运输、安装工艺、成本控制等一系列问题。采用箱型结构风机基础可减少材料用量,降低造价;加之风力发电机组常设置于人烟稀少的偏远区域,尤其对于运输和现场施工困难的山区和荒漠地区,采用装配式结构可解决材料运输与现场施工的困难、混凝土浇筑质量不可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陆上风电机组装配式箱型基础及施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陆上风电机组装配式箱型基础,包括基础底板、台柱、侧壁、隔板和顶板;
基础底板设在基坑内侧,基础底板中心设有台柱,基础底板的外围设有侧壁,台柱和侧壁之间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基础底板、台柱和侧壁围成的腔体均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腔体;台柱内部为空腔,台柱内设有预应力锚栓;台柱的空腔与隔板分隔的腔体内均填充有回填土;
台柱、侧壁及隔板的顶部设有顶板;
基础底板、台柱、侧壁、隔板及顶板均由对应的预制分件拼接而成。
进一步的,底板、侧壁和隔板各自的预制分件之间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所述台柱的预制分件之间采用钢筋机械连接和设置混凝土现浇段的方式进行连接;底板、侧壁、隔板和顶板之间在预制分件交汇的角部采用钢筋和混凝土现浇段6进行连接;
预应力锚栓用于连接风机塔筒。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底板为正十二棱柱状;
正十二棱柱状的底板的中心由两个1/2圆柱的和两个1/2空心圆柱的预制分件构成,空心圆柱套设在圆柱外构成底板的中心圆柱;
底板的剩余部分进行12等分,12等分之后的部分再一分为二,即为基础底板外部的24个预制分件。
进一步的,顶板的预制分件的结构与底板的相同。
进一步的,顶板的各预制分件预留有与台柱、侧壁及隔板三种构件交汇处现浇段连接部分的钢筋。
进一步的,台柱由4个相同的台柱预制分件拼接而成,相邻的台柱预制分件之间通过混凝土现浇段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隔板由两个预制分件构成,共24块预制分件组成12块隔板;
隔板的预制分件预留有与底板、台柱、侧壁及顶板构件交汇处现浇段连接部分的钢筋。
进一步的,侧壁的预制分件与隔板的相同,共24块预制分件组成12块侧壁;
侧壁的预制分件预留有与底板、隔板及顶板现浇段连接部分的钢筋。
一种陆上风电机组装配式箱型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48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