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充电器制造的壳体去余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17526.6 | 申请日: | 202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0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项克明;陈浩;陈兵;周宝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本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7/02 | 分类号: | B29C37/02;B24B9/20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杨玉娈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充电器 制造 壳体 去余料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充电器制造的壳体去余料装置,涉及余料去除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去余料装置本体,主体的内部设有内仓,主体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矩形槽,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导块的顶端中间位置,支撑板包括有:推动板,推动板的底部为弧形结构,推动板固定在推动杆的外端。推动板可以一直受力挤压,而当收集的余料越多之后,余料上升的越多,控制板可以自动位移,使更多的余料可以向上移动存储,推动板一直挤压余料,使收集的余料之间的缝隙更小,最大限度的收集余料,解决了目前传统的壳体去余料装置,余料去除收集之后,无法将其压缩,容易造成空间浪费,无法最大程度的收集存储余料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料去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充电器制造的壳体去余料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充电器的塑料壳体在吹塑成型之后,通常会产生飞边等余料,这时就需要用到去余料装置将余料或飞边去除;
然而,就目前传统壳体去余料装置而言,余料去除收集之后,无法将其压缩,容易造成空间浪费,无法最大程度的收集存储余料,去余料时,缺少打磨壳体的机构,无法打磨壳体的凸起,在去除充电器壳体的时候,缺少辅助限位机构,缺少控制去余料装置定位修整的机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充电器制造的壳体去余料装置,其具有推动板,使支撑板自动受力扩展,进而控制推动板位移,使推动板可以一直受力挤压收集的余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充电器制造的壳体去余料装置,具体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去余料装置本体,主体为T形结构,主体的内部设有内仓,主体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底部设有圆杆,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弧形板状结构,支撑板为橡胶材质,支撑板安装在导块的顶端中间位置,支撑板包括有:推动板,推动板为矩形结构,推动板的底部为弧形结构,推动板共设有两个,两个推动板分别固定在两个推动杆的外端;外件,所述外件为矩形框结构,外件安装在主体的外侧,外件包括有:打磨件,打磨件由两个圆柱形结构组成,打磨件为打磨石材质,打磨件共设有两个,两个打磨件分别固定在两个受力件的底部;侧杆,所述侧杆为矩形结构,侧杆的外侧设有T形槽,侧杆共设有两个,两个侧杆分别固定在主体的底部前后两端,侧杆包括有:导件,导件为U形结构,导件的内部两侧为倾斜状结构,导件的顶端与滑块的底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主体包括:控制杆,控制杆为U形结构,控制杆共设有两个,两个控制杆分别固定在主体的顶端两侧;导块,导块为V形结构,导块设在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主体还包括:刮件,刮件为V形结构,刮件的底部两侧均为楔形结构,刮件为金属材质,刮件固定在主体的底部内部;侧件,侧件的底部为矩形结构,侧件的顶端为圆柱形结构,侧件的顶端外侧套装有弹簧,侧件共设有两个,两个侧件分别固定在主体的底部两端;所述主体还包括:挡板,挡板为三角形结构,挡板的中间位置为楔形结构,挡板的中间位置内部设有弧形槽,挡板共设有两个,两个挡板分别固定在主体的底部前后两侧;滑槽,滑槽为矩形结构,滑槽共设有四个,四个滑槽分别开设在主体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还包括:接触板,接触板为倾斜板状结构,接触板为弹簧板材质,接触板共设有两个,两个接触板分别设在支撑板的底部两侧,接触板的底部与导块接触;连接块,连接块为三角形结构,连接块共设有两个,两个连接块分别固定在支撑板的两端;所述支撑板还包括:推动杆,推动杆为楔形结构,推动杆的内端设有L形板,L形板的内侧夹角位置嵌入有连接块,推动杆共设有两个,两个推动杆分别处于导块的上方两端。
可选的,所述外件还包括:按压件,按压件为L形结构,按压件共设有四个,四个按压件分别固定在外件的顶端边角位置,每个按压件的内部均设有一个导向块,导向块嵌入在滑槽内部;所述外件还包括:受力件,受力件为L形结构,受力件的顶端设有圆孔,圆孔内部插入有侧件的顶端,受力件共设有两个,两个受力件分别固定在外件的底部两侧,每个受力件的内部均设有一个内槽,内槽为矩形结构,内槽的内部嵌入有侧件的底部以及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本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启东本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75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