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菌毛黏附蛋白fimH应用于群体感应动态调控系统提高大肠杆菌固定化发酵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13019.5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6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侯安奇;应汉杰;陈天鹏;孙文俊;余斌;柳东;牛欢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31;C12N15/70;C12N15/65;C12N9/24;C12R1/19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仲凌霞;肖明芳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将菌毛 黏附 蛋白 fimh 应用于 群体 感应 动态 调控 系统 提高 大肠杆菌 固定 | ||
1.一株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向大肠杆菌BL21中导入含esaI/R系统的pUC19-PJ23119-MCS质粒,并将其与黏附基因fimH相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esaI/R系统所含基因为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2所示的转录调控因子:esaI、esaR;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3、SEQ ID NO.4所示的启动子:PesaS、PesaR;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NO.5、SEQ ID NO.6所示的报告基因: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绿色荧光蛋白EGF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fimH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7所示。
4.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esaI、esaR基因;以通用生物合成基因PesaS、PesaR所在的PUC19质粒为模板扩增得到PesaS、PesaR基因;以质粒pET28a-mcherry为模板扩增得到mCherry基因;以质粒pET-28a-EGFP为模板扩增得到EGFP基因;
(2)以步骤(1)所得片段为模板,通过overlap PCR扩增得到esaI+esaR片段、PesaS+fimH+mCherry片段、PesaR+EGFP片段;
(3)将步骤(2)所得基因片段克隆到质粒pUC19-PJ23119-MCS的HindⅢ和SacⅠ两个酶切位点之间,得到重组质粒pUC19-PJ23119-MCS-esaI/R,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4)将步骤(3)所得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T1感受态中,从大肠杆菌T1中进行重组质粒的提取、纯化、回收;
(5)将步骤(4)提取得到的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的感受态中,即得到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扩增esaI、esaR基因的引物分别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1、SEQ ID NO.12、SEQ ID NO.13、SEQ ID NO.14所示的esaI-F、esaI-R、esaR-F、esaR-R。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扩增PesaS、PesaR基因的引物分别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5、SEQ ID NO.16、SEQ ID NO.17、SEQ ID NO.18所示的PesaS-F、PesaS-R、PesaR-F、PesaR-R。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扩增mCherry、EGFP基因的引物分别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9、SEQ ID NO.20、SEQ ID NO.21、SEQ ID NO.22所示的mcherry-F、mcherry-R、EGFP-F、EGFP-R。
8.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大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在产木聚糖酶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3所示的木聚糖酶基因替换到所述大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中EGFP基因的位置,再将该菌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发酵产木聚糖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30g/L,氯化钠0.8g/L,硫酸铵20-22g/L,无水磷酸二氢钾2g/L,七水合硫酸镁0.8g/L,五水合硫酸锰0.02g/L,七水合硫酸铁0.02g/L,维生素B1 0.002g/L,酵母粉1g/L,碳酸钙15-3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301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