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金属冶金复合管自动环焊焊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08768.9 | 申请日: | 2022-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1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青;赵伟星;孟建涛;张莉英;魏秦文;赵健涛;霍秀丽;张艳艳;张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汇中管道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9/028 | 分类号: | B23K9/028;B23K9/167;B23K9/235;B23K35/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沈小青 | 
| 地址: | 06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金属 冶金 复合管 自动 焊接 工艺 | ||
1.一种双金属冶金复合管自动环焊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双金属冶金复合管选择,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的基层管为X60钢管,化学成分为C:0.03~0.05,Si:0.25~0.35,Mn:1.40~1.60,P:≤0.008,S:≤0.005,Cr:≤0.30,余量为Fe;覆层为Incoloy825耐腐蚀合金,化学成分为C:≤0.05,Si:≤0.50,Mn:≤1.0,P:≤0.005,S:≤0.003,Ni:38.0-45.0,Cr:20.0-23.0,Mo:2.5-3.5,Cu:1.8-3.0,Ti:0.6-1.2,Al:≤0.15,余量为Fe;
S2:坡口加工,在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的管端机械加工U型坡口,其中坡口角度为20~40°,钝边为1.5~1.8mm,钝边上平台为4.0~6.0mm,过渡圆弧半径为2.5~3.5mm;
S3:焊材选择,根焊、热焊、填充焊和盖面焊均采用直径1.0mm,型号AWS 5.14ERNiCrMo-3的实心焊丝,抗拉强度为700~790Mpa,断后伸长率为43~48%,-196℃冲击功为145~165J,化学成份重量百分比为C:0.01~0.02,Si:≤0.50,Mn:≤0.5,P:≤0.005,S:≤0.003,Ni:≥58.0,Cr:20.0~23.0,Mo:8.0~10.0,Ti+Nb:3.2~4.0,余量为Fe;
S4:根焊焊接参数设定,根焊采用热丝钨极氩弧自动焊工艺,保护气为氩气,气体流量为5~10L/min,焊接电流为120~140A,焊接电压为9.0~10.0V,送丝速度为1.8~2.2m/min,根焊焊接极性为直流正接;
S5:热焊、填充和盖面焊焊接参数设定,热焊、填充和盖面焊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保护实心焊丝自动焊工艺,气体流量为10~15L/min,其中热焊焊接电流为140~180A,焊接电压为9.0~10.0V,送丝速度为2.0~3.0m/min;填充和盖面焊焊接电流为150~210A,焊接电压为10~18V,送丝速度为3.0~7.0m/min,热焊、填充和盖面焊焊接极性均为直流正接,焊丝伸出长度均为8~15mm;
S6:焊接,焊接前首先对双金属冶金复合管进行组对,对口间隙为0mm,对坡口位置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30~50℃,保温3~5min,主要去除水汽及表面浮锈,然后进行根焊,根焊前对复合管内部充氩气保护,气体流量为5~8L/min,根焊焊缝要保证单面焊双面成形,顺序进行热焊、填充和盖面焊,控制层间温度小于100℃,填充和盖面焊时采用多层多道的焊接工艺,根焊、热焊、填充和盖面焊均采用自动上向焊的焊接方式(从6点位置焊接到12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冶金复合管自动环焊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Fe为余量为Fe的双金属冶金复合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冶金复合管自动环焊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保护气为(70%Ar+30%He)~(90%Ar+10%He)。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冶金复合管自动环焊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管径为508~813mm,基层管壁厚为20-30mm,覆层壁厚为2-3mm,焊接时,根焊1道,热焊1-2道,填充焊7~9道,盖面焊1-2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冶金复合管自动环焊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根焊前对复合管内部充氩气保护,气体流量为5~8L/min,根焊焊缝要保证单面焊双面成形,顺序进行热焊、填充和盖面焊,控制层间温度小于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汇中管道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汇中管道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87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