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基础施工的可循环式钢板模板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8519.X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4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平;郭永成;刘加鲁;王照虎;王庆子;李耀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17/02;E02D15/08;E02D27/01;E02D27/00;E02D29/1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鼎万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9 | 代理人: | 徐文婷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基础 施工 循环 钢板 模板 方法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基础施工的可循环式钢板模板及施工方法,该钢板模板包括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的顶部两侧对称焊接有方钢管背楞,其中一个方钢管背楞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焊接有钢筋背楞,该施工方法包括基础无防水式施工和基础有防水式施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自制的钢板本体替代传统的砖胎模,在基础施工的过程中,钢板本体的施工方便,且可以重复使用,一方面可以提高施工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材料的浪费,降低施工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基础施工的可循环式钢板模板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独立基础和筏板基础施工中,需要在基础上进行基坑开挖,完后再开挖的基坑中绑扎钢筋笼,并通过钢筋笼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施工的时候,需要使用模板作为支护,现有技术中,一般实用砖胎膜作为基础模板,此种施工方法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在施工完成轴,砖胎膜无法拆卸而循环使用,还会造成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基础施工的可循环式钢板模板及施工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基础施工的可循环式钢板模板,包括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的顶部两侧对称焊接有方钢管背楞,其中一个方钢管背楞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焊接有钢筋背楞,所述钢筋背楞的最底部位于钢板本体的最底部之下,钢板本体的底部以及钢筋背楞的底部均加工为锥形。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本体的长度、高度和厚度分别为2m、1m和1cm,钢板本体的底部10cm加工成锥形,所述方钢管背离的尺寸为25×50mm,所述钢筋背楞的直径为10mm,相邻钢筋背楞之间的距离为50cm,钢筋背楞的最底部与钢板本体的最底部之间的高度差为100mm。
一种用于基础施工的可循环式钢板模板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基础无防水式施工和基础有防水式施工。
进一步地,基础无防水式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S1:基础开挖,在施工位置将基础开挖至基础顶标高;
S2:钢板本体击入,通过机械锤击的方式将钢板本体垂直击入基础的土体中,钢板本体围成一个闭合的空间;
S3:基坑开挖,对钢板本体围成的闭合空间内进行土方开挖,以形成基坑;
S4:钢筋绑扎,在基坑内绑扎用于混凝土浇筑的钢筋笼;
S5:混凝土浇筑,通过钢筋笼完成混凝土浇筑;
S6:钢板本体抽出,浇筑的混凝土初凝时,将钢板本体抽出,并在缝隙处填土灌实。
进一步地,步骤S2中,钢板本体之间的搭接长度为10cm。
进一步地,基础有防水式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T1:基础开挖,在施工位置将基础开挖至基础顶标高;
T2:钢板本体击入,通过机械锤击的方式将钢板本体倾斜击入基础的土体中;
T3:钢板本体推压,通过机械推压的方式将钢板本体推动到垂直位置,钢板本体被推压时,在其外侧产生的缝隙处填灌水泥砂浆以形成基础模板;
T4:基坑开挖,对钢板本体围成的闭合空间内进行土方开挖,以形成基坑;
T5:钢板本体抽出,基础模板凝固后,抽出钢板本体;
T6:防水施工,在基坑内浇筑垫层并进行防水施工;
T7:钢筋绑扎,在基坑内绑扎用于混凝土浇筑的钢筋笼;
T8:混凝土浇筑,通过钢筋笼完成混凝土浇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85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