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基于储层构型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7580.2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9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胡修权;李江寒;李洁仪;易驰;赵晨;肖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99/00 | 分类号: | G01V99/00;G01V11/00;G06T17/05 |
代理公司: | 四川北新律师事务所 51366 | 代理人: | 谢宇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基于 构型 三维 地质 建模 方法 | ||
1.一种海上基于储层构型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高分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步骤S2:以岩心描述结果为基础,通过岩电关系、井震标定,确定沉积微相的类型及特征;
步骤S3:结合不同方向井震联合剖面,确定单井相解释和不同沉积微相类型的剖面展布特征;
步骤S4:选择对岩性敏感的地震属性,获取对应岩性的敏感属性极限值,进行截断处理得到沉积体大致宏观形态,开展单井和平面的互动解释,确定沉积微相平面分布位置;
步骤S5:对不同沉积微相单井构型、剖面构型进行表征;
步骤S6:确定构型边界识别特征,开展基于井震联合的单井-剖面-平面的互动表征,按照各构型单元的几何配置关系将构型单元边界进行联结,完成构型单元二维边界精细刻画;
步骤S7:在构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初始三维储层构型模型;
步骤S8:对初始三维储层构型模型再处理,建立既考虑储层构型单元平面划界又考虑储层构型单元垂向演化的最终三维储层构型模型;
步骤S9:在三维储层构型模型的控制下,以岩相概率体为约束,采用序贯指示模拟算法,建立三维储层岩相及参数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基于储层构型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建立高分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的具体方法为:综合地质、测井、地震及动态资料,通过精细对比,建立高分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基于储层构型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精细对比的方法,具体包括标志层法、邻井对比法、地层等厚度对比法,对比原则包括等时对比、分级控制、模式指导、三维闭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基于储层构型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以沉积模式为指导,对不同沉积微相单井构型、剖面构型进行表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基于储层构型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确定构型边界识别特征包括侧向发生相变、砂体高程差、地震振幅发生变化及砂体厚度变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基于储层构型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在构造模型的基础上,以单井储层构型模型为硬数据,将储层构型表征平面划界的结果及构型单元顶底界面地震解释结果,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初始三维储层构型模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基于储层构型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运用地层切片技术开展沉积演化研究,采用人机交互的方法,对初始三维储层构型模型再处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基于储层构型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中序贯指示模拟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应用指示克里金算法对地质变量进行局部估计,由周围已知数据点的值去估算任意未知点的值。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基于储层构型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中,储层参数模型包括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和含油饱和度模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基于储层构型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中,储层参数模型包括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和含气饱和度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75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轮振动试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移液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