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煤廊道智能巡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6763.2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1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许晓宇;王友君;贺纪元;司炳军;李德林;祖成武;杨文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新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20 | 分类号: | G07C1/20;H04N7/18;H04N5/225;H04N5/247;G08B21/02;G06V40/20;G06V40/16;G06V40/12;G06V20/40;E21F17/18;E21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应琼婷 |
地址: | 163815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廊道 智能 巡检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电厂输煤巡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煤廊道智能巡检系统,包括离散分布在输煤廊道内的固定摄像头、视频识别安全监控系统、操作票系统以及输煤程控系统;所述视频识别安全监控系统包括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固定传感系统、无线基站、服务器端、用户端;所述视频识别安全监控系统功能为:施工人员有无检测、安全帽检测、短袖检测、运输煤皮带位置偏移检测、人脸检测与识别、煤堆识别。该输煤廊道智能巡检系统,由视频识别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廊道安全,对不安全行为做出报警,使输煤系统的安全监督由制度监督,人员监督提升为技术监督,不仅加强了输煤系统的安全管理,也提升了输煤系统安全管理水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厂输煤巡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输煤廊道智能巡检系统。
背景技术
输煤系统线路长,环境差,是事故的高发地带。输煤廊道的安全监管措施较少,主要采用工业摄像头结合人工巡检的方式进行监管。
人工巡检的方式,是运行人员定期进行廊道设备巡视工作,巡视过程中主要关注廊道内设备的运行情况,巡视主要还是靠目测为主。主要存在下列问题:巡视方法单一,粗放,巡检结果受到运行人员素质、状态等人为因素干扰;依靠人工巡检,巡视工作效率低,无法进行频繁的来回巡检,存在工作盲区,有些缺陷和故障不能及时发现;运行人员工作环境恶劣,工作量大;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输煤系统的运维费用不断增加。
现有输煤系统配套有工业监控系统,运维人员可以通过随时调取现场摄像头拍摄的监控视频来了解现场情况。一方面,视频监控只能提供图像的捕获、存储和回放等简单的功能,不具备智能识别检测功能,很难起到预警和报警的作用;另一方面保证实时监控异常行为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需要监控人员一刻不停地观看视频,这种情况下,监控人员容易疲惫懈怠,很难及时对异常做出反应,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输煤廊道智能巡检系统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输煤廊道智能巡检系统,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输煤廊道智能巡检系统,包括离散分布在输煤廊道内的固定摄像头、视频识别安全监控系统、操作票系统以及输煤程控系统;
所述视频识别安全监控系统包括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固定传感系统、无线基站、服务器端、用户端;
所述视频识别安全监控系统功能为:施工人员有无检测、安全帽检测、短袖检测、运输煤皮带位置偏移检测、人脸检测与识别、煤堆识别、区域输煤皮带人员翻越、轮巡检测功能;
所述输煤廊道智能巡检系统功能包括:视频自动轮询识别功能、输煤廊道智能监控管理、人脸动态识别功能、输煤廊道智能视频监控、非法闯入、违规施工等安全管理功能、报警与视频联动功能、图像视频识别功能、廊道监控管理系统与输煤程控系统联动。
优选的,所述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由固定摄像头组成,所述固定摄像头每隔20米离散布置在输煤廊道内,并在每段的头尾处多增加对于电机、重要设备、重点区域的监控,所述固定摄像头与服务器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传感系统由温振传感器组成,所述固定传感系统通过无线基站与服务器端无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端包括交换机组、图像分析服务器、网关路由器,所述服务器端与输煤程控系统、操作票系统接口对接。
优选的,所述用户端与服务器端接口对接,所述用户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PC。
优选的,所述视频识别安全监控系统功能具体为:
施工人员有无检测:可检测施工作业区内有无作业人员,有作业人员时产生报警给应用平台。
安全帽检测:通过对视频图像分析基于图像目标特征对施工作业区中,作业人员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的行为自动检测和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新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能新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67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