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毒鼠饵料增效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4923.X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6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轩;周伟红;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世纪万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00 | 分类号: | A01N25/00;A01N43/16;A0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6 四川省成都市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饵料 增效 配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毒鼠饵料增效配方,包括以下份额的主要原料制成:鱼骨10‑15%、蛆干10‑15%、猪血10‑20%、谷糠40‑50%、草籽10‑20%;还包括以下辅料制成:溴敌隆母液、食用酒精,所述溴敌隆母液为溴敌隆浓度为0.005%的溶液,所述溴敌隆母液与所述食用酒精的比例为0.5:1.2,所述辅料与所述主要原料的比例为1.7:80。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毒鼠饵料增效配方,0.005%溴敌隆具有低毒的优点,中毒周期较慢,为5‑7天,可以达到吸引更多老鼠前来取食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毒鼠饵料增效配方。
背景技术
以毒饵形式使鼠类食入药物并中毒死亡的化学方法仍是当前鼠害控制的主要方法,毒饵灭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鼠类对毒饵的接受性。长期以来,防鼠工作者一直在尝试寻找毒饵增食剂以改进毒饵的接受性,提高灭鼠效果。国内外对鼠类毒饵添加剂的研究很多,研究的途径主要有性诱剂、气味剂和增食剂几个方面。
申请号为“200610037112.X”的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诱鼠剂,含玉米面、莴苣粉、蝎子粉等多达12种成分,以增强气味引诱性和口感。申请号为“96111678.1”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制灭鼠药的诱鼠剂,加入蜂蜜等5种成分,含甜、咸、酸、香各种组分,各组分不同含量交替使用以消除鼠类对灭鼠药的记忆,防止拒食。申请号为“96100055.4”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浸过酒的魔芋发泡物,在酒中分别加入甲壳素或香味食用油与洗衣粉的混合物,诱鼠效果优于一般的粘捕式捕鼠器。申请号为“02103786.8”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诱鼠剂技术,以白酒、食糖等为主要成分,散发出浓烈复合香气引诱鼠类,配合毒饵适用于与物理器械灭鼠。申请号为“92104470.4”与“200710159230.2”的发明公开了两种高效诱鼠剂及其生产方法,主要成分中加入了老鼠排泄物来引诱老鼠。成果各有特点,在特定环境中均有一定的应用意义,但尚存在以下四点问题:1、自然界中鼠种很多,难以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引诱剂或增食剂,现有技术成果对应用范围标识不清,造成使用混乱;2、多数技术成果使用范围狭窄,一般只能用在粘鼠板等物理捕鼠器械上;3、过于突出家栖鼠需求,忽视了农业等害鼠;4、诱鼠成分复杂多样,且多为粮、油等,加工费时费力,大范围应用也存在成本高昂的问题,与当前粮食危机局面应对措施相悖。
鼠类由于长期适应生存环境,形成鼠种独特的根据环境而变的取食习性:一方面,由于环境中食物种类、数量营养元素分布的限制,使其营养长期处于某种或多种营养元素过剩或缺乏状态;另一方面,鼠类采食偏好除了受营养元素限制外,口感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尝试取食是鼠类共同的取食特点。因此,通过对鼠类营养成分分析和取食规律研究,寻找到自然界啮齿动物营养中缺乏的成分,结合口感偏好是当前研究鼠类诱饵增食剂的主要途径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毒鼠饵料增效配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毒鼠饵料增效配方,包括以下份额的主要原料制成:鱼骨10-15%、蛆干10-15%、猪血10-20%、谷糠40-50%、草籽10-20%;
还包括以下辅料制成:溴敌隆母液、食用酒精。
优选的,所述溴敌隆母液为溴敌隆浓度为0.005%的溶液。
优选的,所述溴敌隆母液与所述食用酒精的比例为0.5:1.2。
优选的,所述辅料与所述主要原料的比例为1.7:80。
优选的,所述鱼骨的份额为10%,所述蛆干的份额为10%,所述猪血的份额为20%,所述谷糠的份额为40%,所述草籽的份额为20%。
优选的,所述所述鱼骨的份额为15%,所述蛆干的份额为15%,所述猪血的份额为10%,所述谷糠的份额为50%,所述草籽的份额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世纪万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世纪万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49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