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种兔饲料及饲养产品和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3650.7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4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叶睿;陈有才;陈岗;余助洪;张军;钟龙春;吴有华;李婵;戴悦涵;向邦全;钟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贡市巴卤家庭农场 |
主分类号: | A23K50/00 | 分类号: | A23K50/00;A23K10/30;A23K10/37;A23K20/20;A23K20/174;A23K40/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智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何筱茂 |
地址: | 64310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饲料 饲养 产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种兔饲料及饲养产品和制备方法,种兔饲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添加剂:苜蓿20%~30%,艾草5%~15%,青蒿5%~15%;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玉米15%~25%,豆粕25%~35%,麸皮4%~20%,微量元素0.5%~4%,维生素0.5%~4%。本发明所述种兔饲料不含抗生素,通过按一定比例添加苜蓿、艾草和青蒿三种中药,能够降低种兔的哺乳期延长种兔使用年限、提升种母兔年产幼兔窝数及产子量、提高断奶体重和减低换毛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兔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种兔饲料及饲养产品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常年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导致兔肉中的抗生素残留量含量超标,致使出现超级细菌、病毒等问题。因此,为维护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农业农村部发布了相关文件: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自配料生产纳入饲料管理体系,禁止现场添加促生长抗生素。即饲料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
饲料全面禁抗后,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对1000多家养殖场户商品兔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在饲料禁抗后,普通饲料的种兔因为在哺乳期至少要18天后才能发情配种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发情配种,只能使用增加光照甚至注射促排卵激素,导致母兔生殖系统早衰,使用年限降低1年左右;
2)、种母兔年产幼兔窝数减少:在禁抗后,饲喂普通饲料的母兔在产仔18天后使用光照甚至药物促排卵后才能发情配种,年产仔仅最多有5窝,每窝数量在8个左右;
3)、种母兔呼吸道问题激增,母兔生产效率普遍下降:在禁抗后,饲料中无抗生母兔的呼吸道综合疾病发病率更高,母兔的繁殖效率低,容易出现弱胎、死胎等情况;每窝产仔少2-3只,导致分摊到每个幼兔成本升高;
4)、种母兔奶水更少、营养更低导致仔兔断奶体重减少,禁抗后使用普通饲料肉兔的断奶体重在1.5斤左右;母兔更容易发生乳房炎,导致乳汁酸化,致使幼兔容易拉稀、成活率降低。
5)、种兔换毛时间更长,导致饲养成本增加,禁抗后因饲料配方问题,母兔的春秋季换毛时间一般在15天左右,在此期间不能配种,哺乳效果差,仔兔成活率降低;
6)、禁抗后普通饲料饲喂后的公兔容易出现弱精、死精,尤其是在夏天温度持续在28度以上一周左右后,公兔的睾丸将会出现硬化,无法配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种兔饲料,该饲料不含抗生素,通过按一定比例添加苜蓿、艾草和青蒿三种中药,能够降低种兔的哺乳期延长种兔使用年限、提升种母兔年产幼兔窝数及产子量、提高断奶体重和减低换毛时间。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种兔饲料制成的饲养产品及种兔饲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种兔饲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药添加剂:
苜蓿20%~30%,艾草5%~15%,青蒿5%~15%。
其中,苜蓿能平衡饲料中的氨基酸,补充饲料中钙以。为种兔的生殖繁育提供蛋白、能量;苜蓿中还有大量的粗纤维,有利于肉兔的肠道蠕动,加速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由于种兔饲料中的豆粕比例较高,不容易被吸收,所以容易导致拉稀,苜蓿中的粗纤维能加速胃肠道蠕动,加速豆粕、玉米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适当提高添加量能够解决因豆粕添加量高导致的母兔因蛋白质吸收不完全导致的拉稀温问题。
其中,艾草能够提供种兔所需的大粗纤维,有利于肉兔的肠道蠕动,更有利于吸收饲料中的营养,艾草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支气管炎等疾病有好处。艾草还可抑制细胞炎症和凋亡的发生,抗血小板的生成同时促进血管的舒张等功能;艾草还有辟邪祛秽的功效,防治种兔因风邪等侵扰而生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贡市巴卤家庭农场,未经自贡市巴卤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36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