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离子型纤维素/聚己内酯基抗菌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703019.7 | 申请日: | 2022-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3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党旭岗;余珍福;杜永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67/04;C08L1/10;C08G63/08;C08G63/85;C08B3/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第五思军 |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纤维素 内酯 抗菌 制备 方法 | ||
一种非离子型纤维素/聚己内酯基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纤维素‑吲哚酸分散液,制备聚己内酯分散液,制备纤维素‑吲哚和聚己内酯混合液的分散液,制备非离子型纤维素/聚己内酯抗菌膜;通过接枝合成纤维素‑吲哚,与聚己内酯混溶,经过自然风干成膜,制备得到一种既有抗菌活性,又具有良好力学强度的抗菌膜,且本身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和低浸出性;所制备的抗菌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良好的抗菌性,适用于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抗菌食品包装;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清洁高效,绿色环保,生物相容性高,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离子型纤维素/聚己内酯基抗菌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高分子材料自发现以来就给予人们极大的便利,在新能源、涂层、医用高分子等领域都得以发展。然而,石油化工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对自然界造成了不可逆的污染,在便利与环保之间让人难以取舍。因此开发对环境友好,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迫在眉睫,纤维素是一种由D葡萄糖通过1-4α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天然可降解的优良特性,是一种完美的石化高分子材料的替代品,但基于纤维素结晶度高的特性,使得其难溶解在有机溶液与水中,对纤维素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吸湿滞后性这一特点,也使得制备后的纤维素的机械性能与化学性能不佳。因此,必须对纤维素进行一定的改性才可以将其得以高值化的应用。
近年来各种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手术康复过程中的细菌感染,食品细菌感染是造成伤口感染,腹泻,甚至于死亡的重要原因,制备具有抗菌活性的医用抗菌高分子材料是应对此类问题的一项重要的方法,对纤维素进行高值化改性是制备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一项比较有前景的方法,就目前而言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纤维素作为基材,参杂抗菌小分子,一种是与抗菌聚合物进行共混,然而参杂抗菌小分子易浸出,不仅造成环境影响还会使得耐稳性差,共混相容性差且不均一。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离子型纤维素/聚己内酯基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良好降解性,力学性能较强,渗透性低,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离子型纤维素/聚己内酯基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纤维素-吲哚分散液;
步骤2,制备聚己内酯分散液;
步骤3,制备抗菌聚己内酯纤维素吲哚薄膜。
所述的步骤1,具体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制备纤维素分散液
将5-20g纤维素粉末悬浮在装有DMAc(N,N’-二甲基乙二胺)的三口烧瓶中,置于可调节温度的水浴锅中,加热搅拌升温至150℃-160℃,持续2-3h,停止加热降低温度于90-100℃,加入无水Licl,持续搅拌到室温25-28℃,得到粘稠澄清的纤维素分散液;
所述的搅拌,速度为200-400r/min;
步骤S2合成非离子型纤维素抗菌剂
将吲哚酸悬浮在装有N,N’-二甲基乙二胺的锥形瓶,锥形瓶置于带有调温功能的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完全溶解后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4-二-甲基嘧啶,继续搅拌至N,N’-二甲基乙二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4-二-甲基嘧啶完全溶解,将制得的混合物分散液通过分液漏斗滴加到纤维素分散液中进行接枝反应24-48h,再持续在室温下持续搅拌12-24h,制得纤维素-吲哚单体分散液;
纤维素-吲哚单体分散液加入到由饱和碳酸氢钠,水,无水乙醇组成的析出液进行沉淀,沉淀物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置于真空干燥机进行烘干24-48h,制得非离子纤维素抗菌剂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30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区自然资源大数据云平台及其查询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造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