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表面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02654.3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3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李晓宁;张浩;瞿海洋;李婷;范德科;闫超强;陈家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材中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10 | 分类号: | C04B24/10;C04B24/32;C04B103/22;C04B10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 |
地址: | 10002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表面 缓凝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表面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产品原料包括油相10‑20%,液态缓凝剂70‑85%,非离子型乳化剂2‑8%,增稠剂1‑2%,防腐剂0.5‑1‰,通过完全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实现增稠缓凝载体,提高了产品稳定性,其渗透保水缓凝效果得到增强,冲刷效果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表面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迅猛,其中多用途多种类的构件产品往往需要拉毛处理,而以往的人工拉毛方法既费时费力,也会造成粉尘污染,这无疑与装配式建筑的绿色环保理念相悖,而表面缓凝剂的出现,恰好解决了此类问题,通过涂刷混凝土表层,待混凝土拆模,经过高压水枪的冲刷,以得到整齐的拉毛界面,操作简便,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绿色安全环保。
CN112299741A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表面缓凝剂,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至少一种水泥缓凝活性组分0.01-60份,去离子水5-99份,流变助剂0.01-10份,保湿剂0.01-40份,防冻剂0.01-50份,防腐剂0.01-5份,防锈剂0.01-5份,颜料或染料着色剂0.01-10份,填料0.01-60份;上述各原料按比例称量混配于容器中,搅拌均匀,得到所述混凝土表面缓凝剂;CN113831153A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表面缓凝剂,采用增稠组分、渗透组分、缓凝组分和防腐组分复合而成;CN109336452A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表面缓凝剂,其原料组成包括缓凝组分、增稠组分和触变组分,上述组分以水为载体;所述缓凝组分为有机膦酸类化合物、无机磷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CN103232218A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露石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二组分配合使用,其中A组分按下述质量百分组成制成:30%-90%水,5%-30%羟基羧酸盐,1%-10%有机膦,1%-7%氟硅酸盐,0.5%-3%渗透剂,0.1%-2%稳定剂,0.1%-1%表面活性剂,0.2%-1.5%颜料,经分步混合搅拌而成;所述B组分质量百分组成为:30%-60%水,30%-50%工业水玻璃,1%-6%氢氧化钠,0.01%-0.5%改性剂。
然而,现有技术中混凝土表面缓凝剂和市售产品均采用的纤维素类增稠体系,其无机矿物组成体系等在冲刷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表面结壳,难以冲刷,在久放或高温中变质,反稀等等问题,影响存储与工程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表面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产品完全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实现增稠缓凝载体,提高了产品稳定性,其渗透保水缓凝效果得到增强,冲刷效果优异。
具体的,本发明混凝土表面缓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一定比例的油相放于烧杯中,加入非离子型乳化剂,加热,开启均质机进行均质,形成质地均一的溶液a;
2)取一定质量的缓凝剂溶于水中并加热,成为液态缓凝剂溶液b;
3)将溶液b分成三等份,依次加入溶液a中,保温慢速搅拌,直至混合液变粘稠,开启冷却水降温,降至室温后,持续搅拌,制成乳状液c;
4)称取一定量增稠剂和防腐剂,加入乳状液c中,慢速搅拌形成质地均一、稳定的粘稠的表面缓凝剂膏体。
优选的,步骤1)和步骤2)中加热至70-80℃。
优选的,步骤3)保温温度为70-80℃。
优选的,本发明表面缓凝剂各原料按重量比组成为:油相10-20%,液态缓凝剂70-85%,非离子型乳化剂2-8%,增稠剂1-2%,防腐剂0.5-1‰。
优选的,所述油相包括矿物油、一类基础油、二类基础油、三类基础油、PAO、工业白油、工业废油、脂肪酸类、多元醇类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的,所述脂肪酸类为油酸、亚油酸的至少一种,所述多元醇为丙二醇、丙三醇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材中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材中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26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