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除高硬度铝合金材料表面氧化层装置及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98886.6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8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颜宏庆;王文伟;朱贤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宏宇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3/04;B24C9/00;G01B11/02;G01N21/94 |
代理公司: | 苏州苏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7 | 代理人: | 冯文俊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除 硬度 铝合金 材料 表面 氧化 装置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清除高硬度铝合金材料表面氧化层装置及其工艺,包括支撑架以及数据管理模块,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工仓,所述加工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储料罐,所述储料罐的内部储存有钢丸,所述储料罐的顶部开设有进料端,所述加工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增压泵,所述加工仓的内侧顶部开设有三组输出口,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与三组输出口管道连接,所述储料罐的内侧与增压泵管道连接,所述加工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加工仓的右侧底部贯穿连接有吸料管,所述储料罐的外侧左端开设有抽料泵,所述抽料泵的输出端与吸料管管道连接,所述抽料泵的出料端位于储料罐的内部,本发明,具有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加工效率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除材料表面氧化层技术领域,具体为清除高硬度铝合金材料表面氧化层装置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金属表面的氧化层是氧气与金属本身发生反应之后产生的一种化合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腐蚀。金属氧化层的形成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金属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形成氧化层;金属本身与另一种金属在潮湿介质的影响下也可能发生氧化反应;储存环境不当,也易造成金属表面氧化。
氧化物的存在会直接影响金属材质的特性,更多是表现在金属强度的降低,并且氧化层对正常的金属加工都有很大的影响,对金属拉伸、切削、磨削都会产生阻碍。
现有的铝合金材料表面氧化层清除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采用钢丸冲击材料表面对其表面氧化层进行去除的过程时,钢丸存在一定的损耗,当钢丸磨损至小于其最小标准直径时,钢丸对待加工材料表面所产生的冲击力会小于其标准冲击力,直接将小于标准直径的钢丸丢弃时,较为浪费生产资源,而操作人员人工对小于标准直径的钢丸进行分筛回收时所需的操作时间较长,因此,设计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加工效率的清除高硬度铝合金材料表面氧化层装置及其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清除高硬度铝合金材料表面氧化层装置及其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清除高硬度铝合金材料表面氧化层装置及其工艺,包括支撑架以及数据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工仓,所述加工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储料罐,所述储料罐的内部储存有钢丸,所述储料罐的顶部开设有进料端,所述加工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增压泵,所述加工仓的内侧顶部开设有三组输出口,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与三组输出口管道连接,所述储料罐的内侧与增压泵管道连接,所述加工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加工仓的右侧底部贯穿连接有吸料管,所述储料罐的外侧左端开设有抽料泵,所述抽料泵的输出端与吸料管管道连接,所述抽料泵的出料端位于储料罐的内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加工仓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过滤孔径为钢丸的最小合格直径,所述过滤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底部开设有输出泵,所述储料罐的底部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最小过滤间隙为钢丸的最小合格直径,所述过滤器的底部开设有收集罐,所述输出泵的输出端与收集罐管道连接,所述收集罐的右侧开设有收料口,所述收集罐的内侧与增压泵管道连接,所述加工仓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组激光探头,所述储料罐与增压泵的连接处设置有上阀门,所述收集罐与增压泵的连接处设置有下阀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包括有数据检测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检测模块用于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传入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处理结果对设备进行控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数据检测模块包括有距离检测单元以及光洁度检测单元,所述距离检测单元位于若干组激光探头的内部,用于通过若干组激光探头的扫描对待加工材料与三组输出口的最近距离进行检测,所述光洁度检测单元位于过滤板的内部,用于对待加工材料与过滤板接触部分的光洁度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宏宇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海安宏宇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88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