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扭转刚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5972.1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3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楼;康一坡;朱学武;张尤龙;刘艳玲;闫博;刘明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17;G06F30/23;G06F111/0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刘茜阳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转 刚度 确定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扭转刚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与目标齿轮轴系相对应的三维结构模型;对所述三维结构模型中的各齿轮部件所对应的结构子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得到与各结构子模型相对应的待使用仿真子模型;针对各待调整档位,确定当前待调整档位所关联的至少一个待使用仿真子模型,以基于各待调整子模型所对应的待调整部件,构建所述当前待调整档位下所对应的待分析有限元模型;确定各所述待分析有限元模型在相应待调整档位下,所对应的待使用参数;根据各所述待使用参数,确定相应待分析有限元模型的目标扭转刚度。解决了扭转刚度的确定不够准确的问题,取到了准确的确定齿轮轴系的扭转刚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扭转刚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变速器齿轮轴系的扭转刚度是扭转减震器设计开发中的重要输入参数,扭转刚度的准确性能直接影响到扭转减震器的开发周期与水平。
目前,确定齿轮轴系的扭转刚度的方法可以包括:基于变速器试制总成样本的台架测试确定、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建模仿真或者集中参数法确定,或者是基于常规有限元分析方法的仿真手段确定。但是这些方法存在扭转刚度确定的周期较长或者对得到的扭转刚度不够准确的问题。
为了快速得到变速器齿轮轴系所对应的准确的扭转刚度,需要对确定扭转刚度的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扭转刚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齿轮轴系的扭转刚度确定不准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扭转刚度确定方法,包括:
确定与目标齿轮轴系相对应的三维结构模型;其中,所述目标齿轮轴系中包括齿轮部件、花键毂以及轴承部件;
对所述三维结构模型中的各部件所对应的结构子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得到与各结构子模型相对应的待使用仿真子模型;
针对各待调整档位,确定当前待调整档位所关联的至少一个待使用仿真子模型,以基于各待调整子模型所对应的待调整部件,构建所述当前待调整档位下所对应的待分析有限元模型;
确定各所述待分析有限元模型在相应待调整档位下,所对应的待使用参数;其中,所述待使用参数包括待使用载荷以及待使用扭转角;
根据各所述待使用参数,确定相应待分析有限元模型的目标扭转刚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扭转刚度确定装置,包括:
三维结构模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目标齿轮轴系相对应的三维结构模型;其中,所述目标齿轮轴系中包括齿轮部件、花键毂以及轴承部件;
待使用子模型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三维结构模型中的各部件所对应的结构子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得到与各结构子模型相对应的待使用仿真子模型;
有限元模型构建模块,用于针对各待调整档位,确定当前待调整档位所关联的至少一个待使用仿真子模型,以基于各待调整子模型所对应的待调整部件,构建所述当前待调整档位下所对应的待分析有限元模型;
待使用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所述待分析有限元模型在相应待调整档位下,所对应的待使用参数;其中,所述待使用参数包括待使用载荷以及待使用扭转角;
目标扭转刚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待使用参数,确定相应待分析有限元模型的目标扭转刚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5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