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传感盒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0693.6 | 申请日: | 2022-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4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向思衡;周国瑞;尤辉;牛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D11/24 | 分类号: | G01D11/24;G01D5/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丽恒 |
地址: | 6219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传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纤传感盒,涉及光纤传感器件技术领域,包括上壳体、主筒、底板、转动芯轴、转盘、把手组件和光纤传感单元,主筒的上部设置有顶板,上壳体安装于顶板上,底板安装于主筒的下部,转动芯轴转动安装于顶板和底板之间,转盘固定于转动芯轴上,转盘上设置有容纳槽,把手组件能够转动至容纳槽中或转动至容纳槽的外部;光纤传感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传感部件、尾纤和光纤接头,传感部件固定于顶板的上部且位于顶板与上壳体之间,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用于供尾纤和光纤接头穿过,尾纤缠绕于转动芯轴上,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卡槽,卡槽用于放置光纤接头。该光纤传感盒操作简便,便于携带以及移动,避免尾纤及光纤接头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感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传感盒。
背景技术
光纤作为新一代光传输介质,以其制造简单、价格便宜、连接快捷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光通信等应用领域。特别地,光纤传感技术以其高灵敏度、高精度、小尺寸、易成网、抗电磁干扰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光纤传感可以通过外界物理量的变化对光纤内传输光信号进行调制,使信号光的振幅、相位、频率偏振态或波长等参量发生变化,再对调制信号进行解调,从而得到被测信号,这对特殊环境参量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光纤传感单元的封装常采用硬性封装或柔性封装的方式,但此种方式仅仅针对传感部件进行封装,未对传感部件一端的尾纤及光纤接头进行处理,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尾纤及光纤接头的损坏,影响光纤传感单元的正常使用。此外对于某些特殊应用场景,需要对光纤传感单元位置进行频繁的更换,这就要求传感部件及其尾纤、光纤接头整体具备可移动性。因此,亟需一种操作简便,便于携带的光纤传感盒。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传感盒,操作简便,便于携带以及移动,避免尾纤及光纤接头的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传感盒,包括上壳体、主筒、底板、转动芯轴、转盘、把手组件和光纤传感单元,所述主筒的上部设置有顶板,且所述主筒的下部为敞口结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主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上壳体安装于所述顶板上,所述底板安装于所述主筒的下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转动芯轴转动安装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转动芯轴的底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上部,所述转盘位于所述所述安装孔的下部,且所述转盘固定于所述转动芯轴上,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把手组件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把手组件能够转动至所述容纳槽中或转动至所述容纳槽的外部;所述光纤传感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传感部件、尾纤和光纤接头,所述传感部件固定于所述顶板的上部且位于所述顶板与所述上壳体之间,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所述尾纤和所述光纤接头穿过,所述尾纤缠绕于所述转动芯轴上,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放置所述光纤接头。
优选地,所述转动芯轴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圆柱段和第二圆柱段,所述第一圆柱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段的外径;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圆柱段的顶部安装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安装孔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圆柱孔、第二圆柱孔和第三圆柱孔,所述第一圆柱孔和所述第三圆柱孔的直径均大于所述第二圆柱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圆柱段的下部和所述第二圆柱段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圆柱孔和所述第二圆柱孔中,所述转盘安装于所述第三圆柱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圆柱段的外壁上设置有线槽,所述线槽为波浪形、台阶形、锯齿形以及螺旋形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盖板和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顶板为圆板,所述顶板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筒螺纹安装于所述顶板上,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
优选地,所述底板通过多个第一螺钉安装于所述主筒的下部,所述转盘通过多个第二螺钉安装于所述转动芯轴上,所述传感部件通过多个第三螺钉安装于所述顶板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06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