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传感盒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0693.6 | 申请日: | 2022-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4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向思衡;周国瑞;尤辉;牛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D11/24 | 分类号: | G01D11/24;G01D5/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丽恒 |
地址: | 6219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传感 | ||
1.一种光纤传感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主筒、底板、转动芯轴、转盘、把手组件和光纤传感单元,所述主筒的上部设置有顶板,且所述主筒的下部为敞口结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主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上壳体安装于所述顶板上,所述底板安装于所述主筒的下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转动芯轴转动安装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转动芯轴的底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上部,所述转盘位于所述所述安装孔的下部,且所述转盘固定于所述转动芯轴上,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把手组件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把手组件能够转动至所述容纳槽中或转动至所述容纳槽的外部;所述光纤传感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传感部件、尾纤和光纤接头,所述传感部件固定于所述顶板的上部且位于所述顶板与所述上壳体之间,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所述尾纤和所述光纤接头穿过,所述尾纤缠绕于所述转动芯轴上,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放置所述光纤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芯轴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圆柱段和第二圆柱段,所述第一圆柱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段的外径;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圆柱段的顶部安装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安装孔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圆柱孔、第二圆柱孔和第三圆柱孔,所述第一圆柱孔和所述第三圆柱孔的直径均大于所述第二圆柱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圆柱段的下部和所述第二圆柱段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圆柱孔和所述第二圆柱孔中,所述转盘安装于所述第三圆柱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传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段的外壁上设置有线槽,所述线槽为波浪形、台阶形、锯齿形以及螺旋形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盖板和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顶板为圆板,所述顶板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筒螺纹安装于所述顶板上,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通过多个第一螺钉安装于所述主筒的下部,所述转盘通过多个第二螺钉安装于所述转动芯轴上,所述传感部件通过多个第三螺钉安装于所述顶板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条形槽的宽度;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把手主体、活动轴、弹簧、垫圈和第四螺钉,所述活动轴的一端通过销钉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条形槽中,所述垫圈、所述弹簧和所述把手主体依次套设于所述活动轴上,所述垫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条形槽的宽度并小于所述第二条形槽的宽度,所述垫圈采用弹性材质,所述把手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第四圆柱孔和第五圆柱孔,所述第四圆柱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五圆柱孔的直径,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圆柱孔中,所述活动轴位于所述第四圆柱孔和所述第五圆柱孔中,所述把手主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螺钉与所述活动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传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所述主筒、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转动芯轴、所述转盘、所述把手主体和所述活动轴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所述垫圈采用橡胶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传感单元的长度为30mm~80mm,所述传感部件为气体传感部件、颗粒传感部件以及液体传感部件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06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