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系统及其优化器组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86214.3 | 申请日: | 2022-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5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许晨嘉;姚克亮;杨宇;王新宇;陶庭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陈颖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上海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及其 优化 组网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及其优化器组网方法,该优化器组网方法首先由逆变器向各优化器设置输出电压限制值和/或输出电流限制值;然后,逆变器控制各优化器启动,再按照预设规则控制相应Boost电路输入端分别保持预设时长的短路状态;由于不同Boost电路输入端处于短路状态时,只有接入相应Boost电路输入端的光伏组串被短路,所以,输出电参数发生变化的优化器即为相应光伏组串内的优化器,进而可以确定各Boost电路输入端所接的优化器,实现对于光伏系统中所接优化器的自动组网,避免了人工录入实现优化器组网时效率低且容易出错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系统及其优化器组网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伏系统中的优化器,即光伏功率优化器,其具体是一种直流输入、直流输出的MLPE(Module Level Power Electronics,组件级别电力电子设备)。其通过和光伏组件的串接,采取预测电流与电压技术,保障了光伏组件始终处于最优工作状态;用以解决光伏电站中由于阴影遮挡、朝向不一致或组件电气规格差异对发电量的影响,实现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输出,提升系统发电量。
在安装有优化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和优化器是通过PLC(PowerLine Communication,电力线载波通信)进行通信的。其中,逆变器中包含一个PLC主节点控制器,优化器则是PLC的从节点。在该系统中的优化器和逆变器安装完成之后,逆变器主节点需要获知接在该逆变器系统中的各优化器的拓扑位置信息,以便于后期运行过程中进行指令控制与状态定位。如果逆变器没有优化器的拓扑位置信息,则在搜寻优化器时,可能会由于串扰的问题而搜寻到其它系统中的优化器信息,影响逆变器主节点的判断和错误控制。
但是目前每个优化器的拓扑位置信息,尚需要人工手动按顺序录入,这样,实现优化器组网时的整个人工录入过程,效率低且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及其优化器组网方法,以避免人工录入实现优化器组网时效率低且容易出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的优化器组网方法,光伏系统中包括:逆变器及其直流母线前级各Boost电路所接的相应光伏组串;所述优化器组网方法包括:
所述逆变器向各所述优化器设置输出电压限制值和/或输出电流限制值;
所述逆变器控制各所述优化器启动;
所述逆变器按照预设规则控制相应Boost电路输入端分别保持预设时长的短路状态;
所述逆变器根据各次短路状态下全部所述优化器的输出电参数,确定各Boost电路输入端所接的所述优化器。
可选的,所述逆变器按照预设规则控制相应Boost电路输入端分别保持预设时长的短路状态,包括:
所述逆变器逐一控制各Boost电路输入端分别保持预设时长的短路状态;或者,
所述逆变器对全部Boost电路进行逐次分组,每次控制当前分组中的部分Boost电路输入端保持预设时长的短路状态,并根据Boost电路输入端的不同状态对当前分组再次进行分组,直至当前分组中仅包括一个Boost电路。
可选的,所述输出电参数,包括:输出电压,和/或,输出电流。
可选的,所述逆变器根据各次短路状态下全部所述优化器的输出电参数,确定各Boost电路输入端所接的所述优化器,包括:
各次短路状态下,对于输出电压为零和/或输出电流大于预设电流值或为所述输出电流限制值的各所述优化器,所述逆变器确定其连接至处于输入端短路状态的Boost电路;对于输出电压不为零和/或输出电流为零的各所述优化器,所述逆变器确定其不连接处于输入端短路状态的Boost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62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