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拉式高温涡轮出口气流角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5135.2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4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牛夕莹;徐波;林枫;李越;李国强;毛冬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5/14 | 分类号: | G01M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7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提拉式 高温 涡轮 出口 气流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拉式高温涡轮出口气流角测量方法,本发明对新研燃气轮机高温涡轮出口不同通流高度位置气流角进行测量,为新研燃气轮机高温涡轮优化改进提供数据参数。从而解决现有固定式出口气流角测量方法结构可靠性偏低的问题,减少燃气轮机整机试验过程中由于固定式出口气流角测量装置故障导致整机分解次数增加,加快新研燃气轮机研制进度。本发明用于燃气轮机高温涡轮出口气流角测量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燃气轮机测量方法,具体地说是涡轮出口气流角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具有功率密度大、起动速度快、燃料灵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海上平台发电、天然气输送、石油化工及冶金等领域,也可作为飞机、船舶及地面交通工具的主要动力装置。
现代高性能燃气轮机为了获得更高的循环效率、更大的功率,燃气轮机整机总压比、燃气初温(涡轮进口温度)、进口空气流量等循环参数不断提高。随着燃气轮机循环参数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燃气初温的不断提高,不仅给高温部件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技术难度,而且对相关高温部件测试及参数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测试及测量方法和设备需在高温条件下可靠地工作,才能满足整机试验要求。显然,安全稳定高可靠性测量方法和装置对高燃气初温燃气轮机研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和科研人员在燃气轮机整机及相关零部件试验测试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对改善相关测量精度、揭示燃气轮机内部运行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燃气轮机机组性能提升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关注在改善燃气轮机整机及零部件性能及可靠性测试方法的同时如何改善高温涡轮出口气流角测量装置的可靠性,也鲜有关于燃气轮机整机真实工作环境条件下高温涡轮出口气流角测量方法与装置、提高整机试验过程中高温涡轮出口气流角测量装置可靠性方面的报道。科研人员希望有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有效测得燃气轮机高温涡轮出口不同通流高度位置气流角度数据的测量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解决现有固定式出口气流角测量方法结构可靠性偏低的问题,减少燃气轮机整机试验过程中由于固定式出口气流角测量装置故障导致整机分解次数增加,加快新研燃气轮机研制进度的一种可提拉式高温涡轮出口气流角测量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可提拉式高温涡轮出口气流角测量方法,其特征是:
(1)根据燃气轮机涡轮气动性能参数得到被测对象通流50%高度位置处设计计算气流角,依此作为探针初步安装角度;
(2)基于步骤(1)给定的气流角,预设探针初始安装角度;
(3)基于步骤(2)预设安装角度,完成气流角测量装置安装;
(4)利用步骤(3)安装好的测量装置,完成被测对象通流50%高度位置处气流角测量;
(5)将步骤(4)测量的气流角与步骤(2)预设角度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的差别不符合预定标准,则重复执行步骤(2)~步骤(4),直至测量的气流角与预设角度差达到预定标准;
(6)用调整好的测量装置对被测对象沿通流高度方向自顶向下开展不同截面气流角度测量,测量完最根部截面数据后将探针探头提升到最顶部,根据测得数据,计算分析得到所测量截面气流角,完成被测对象出口气流角测量工作。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步骤(5)中所述的预定标准为差别在-5°~+5°范围内。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测量探针在高温燃气中的“暴露”面积,结构可靠性大幅提升,从而解决现有固定式出口气流角测量方法结构可靠性偏低的问题,减少燃气轮机整机试验过程中由于固定式出口气流角测量装置故障导致整机分解次数增加,加快新研燃气轮机研制进度,节约燃气轮机机组分解、复装、易损件更换等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5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