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电磁屏蔽效能的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2882.0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7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俆钲洋;袁昕恺;徐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汉力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81 | 分类号: | H01R13/6581;H01R24/40;H01R13/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航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98 | 代理人: | 傅磊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电磁 屏蔽 效能 射频 同轴电缆 组件 | ||
本发明适用于同轴电缆相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电磁屏蔽效能的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筒,两个第一连接筒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单元进行连接,两个第一连接筒分别与两侧的线缆连接,两个第一连接筒上均设置有端头夹持单元,还包括:防护单元,防护单元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筒的外侧,通过防护单元对线缆的连接处进行防护,本发明通过第一连接单元和防护单元的设置,能够对线缆的端头进行稳定的连接,并且对端头连接处进行防护,并能有效的进行电磁屏蔽防护;通过第二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的设置,能够对线缆的侧面进行多重的防护,有效防止线缆连接处出现脱落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同轴电缆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电磁屏蔽效能的射频同轴电缆组件。
背景技术
同轴电缆是一种电线及信号传输线,一般是由四层物料造成:最内里是一条导电铜线,线的外面有一层塑胶围拢,绝缘体外面又有一层薄的网状导电体,然后导电体外面是最外层的绝缘物料作为外皮,同轴电缆可用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输,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有电视传播、长途电话传输、计算机系统之间的短距离连接以及局域网等,同轴电缆作为将电视信号传播到千家万户的一种手段发展迅速,这就是有线电视,一个有线电视系统可以负载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视频道,其传播范围可以达几十千米,长期以来同轴电缆都是长途电话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轴电缆的接头处连接的时候,会使用到连接组件对两根同轴电缆的端头进行连接,现在一般是使用线缆接头对两根同轴电缆的端部进行连接,但是现在的线缆接头使用的时候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一是同轴电缆的连接处往往是最薄弱的地方,而现在的线缆接头不能在接头处有很好的电磁屏蔽效果,再一个的,现在的线缆接头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容易出现老化脱落的问题,基于此,现在提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具有电磁屏蔽效能的射频同轴电缆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电磁屏蔽效能的射频同轴电缆组件,旨在解决同轴电缆的连接处往往是最薄弱的地方,而现在的线缆接头不能在接头处有很好的电磁屏蔽效果,现在的线缆接头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容易出现老化脱落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电磁屏蔽效能的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筒,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筒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单元进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筒分别与两侧的线缆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筒上均设置有端头夹持单元,还包括: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筒的外侧,通过防护单元对线缆的连接处进行防护。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多个卡接凸起,多个所述卡接凸起圆周阵列的固定连接在左侧的所述第一连接筒上,第一磁力环,所述第一磁力环固定连接在左侧的所述第一连接筒上,多个第一卡接槽,多个所述第一卡接槽圆周阵列的开设在右侧的所述第一连接筒上,第二磁力环,所述第二磁力环固定连接在右侧的所述第一连接筒上,所述第一磁力条和第二磁力条的磁性相反。
优选地,所述端头夹持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夹持杆,两个所述夹持杆均滑动连接在第一连接筒内,两个所述夹持杆均通过用于提供弹力的气弹簧与第一连接筒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杆上均设置有夹持软垫。
优选地,所述防护单元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通过螺钉和螺栓的配合进行连接,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上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有防护软垫,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上还固定连接有电磁屏蔽层。
优选地,所述第二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橡胶支撑座。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筒,所述第二连接筒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二连接筒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单元,通过第二连接单元和第三连接单元的设置保证线缆的稳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汉力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汉力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28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