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隔离度的双天线结构及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4190.1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3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曲龙跃;刘腾;曹容俊;赖扬达;吕俊鹏;尹欣;陈浩;刘绍盟;刘志高;陈煜;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汉阳天线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1/48;H01Q2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易维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0 | 代理人: | 于正友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隔离 天线 结构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具有高隔离度的双天线结构,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接地板;接地板同一侧的两个角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净空区和第二净空区,第一净空区和第二净空区由接地板的凸起部相分隔;第一天线设置在第一净空区,第一天线的接地点连接到与第一净空区相邻接的接地板区域;第二天线设置在第二净空区,第二天线的接地点连接到与第二净空区相邻接的接地板区域。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具有高隔离度的双天线结构,通过调节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接地点的位置,调节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耦合度,使得双天线结构满足隔离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传输中的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隔离度的双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天线已经成为各种无线设备中的必备装置,用以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多天线技术可大幅提高无线传输速率,已经广泛用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第五代通信系统、万物互联等场景。为保证优异的天线特性,必须实现天线之间的高隔离度或低耦合。
传统方法依靠拉大天线之间距离来实现高隔离度,难以将更多的天线装置集成到无线设备内部。如何提供一种具有高隔离度的双天线结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高隔离度的双天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依靠拉大天线之间距离来实现高隔离度的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具有高隔离度的双天线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高隔离度的双天线结构,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接地板;
接地板同一侧的两个角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净空区和第二净空区,第一净空区和第二净空区由接地板的凸起部相分隔;
第一天线设置在第一净空区,第一天线的接地点连接到与第一净空区相邻接的接地板区域;
第二天线设置在第二净空区,第二天线的接地点连接到与第二净空区相邻接的接地板区域。
可选地,通过调节第一天线的接地点和第二天线的接地点的位置,调节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耦合度。
可选地,第一天线设置在第一净空区,包括:第一馈电、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一导线第一端连接第一馈电,第一导线第二端连接第二导线;第二导线第一端为第一天线的接地点,连接到与第一净空区相邻接的接地板区域,第二导线第二端悬空或者连接接地板;
第二天线设置在第二净空区,包括:第二馈电、第三导线、第四导线;第三导线第一端连接第二馈电,第三导线第二端连接第四导线;第四导线第一端为第二天线的接地点,连接到与第二净空区相邻接的接地板区域,第四导线第二端悬空。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线作为第一天线的激励电路,控制第一天线的阻抗匹配;
所述第二导线作为第一天线的辐射结构,控制第一天线的共振频率;
所述第三导线作为第二天线的激励电路,控制第二天线的阻抗匹配;
所述第四导线作为第二天线的辐射结构,控制第二天线的共振频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天线的接地点连接到与第一净空区相邻接的接地板区域的端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天线的接地点连接到与第一净空区相邻接的接地板区域的上端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天线的接地点连接到与第二净空区相邻接的接地板区域的中部。
可选地,所述接地板整体为凸字形,第一净空区和第二净空区分别位于接地板上侧的两个角部,第一净空区和第二净空区通过接地板凸起部相分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汉阳天线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汉阳天线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4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于压力检测的减压导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