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线通信系统的监听装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3410.9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4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刘三军;龚俊松;陈皓;吴民民;陆文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M3/22 | 分类号: | H04M3/22;H04M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刘妮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线 通信 系统 监听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线通信系统的监听装置、方法,属于通信技术中同频自干扰通信监听技术领域,包括切断及连接部分,所述切断及连接部分连接有通信维持部分,所述通信维持部分连接有信号解调部分;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利用同时接通三个2\4线电路并同时砍断电话线主线的装置及方法来对该通信系统实现无缝的监听技术,可消除这种通信系统中高功率同频噪声信号的干扰,获取目标信息;能够监听连接于主线上的任何一台电话机,并且保证该电话机正常的与其他电话通信,完全不影响主线上所有电话机的正常通信,使得监听装置不易被察觉,具有极好的隐藏效果,当执法机构使用该装置监听不法分子时,从而不会被不法分子所察觉,可进一步掌握相关证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中同频自干扰通信监听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线通信系统的监听装置、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前通信领域中,重要信息进行传送时,为了提高安全性,会采用在通信线路中释放强功率的同频自干扰信号以淹没目标信号的方式进行保密通信,这种通信系统可以保证在多组用户同时通话时每个目标信号频段都能被高功率的同频噪声信号淹没,从而实现Wyner意义上的物理层安全的保密通信。这种保密通信的方式不同于常见的上层加密通信方式,上层加密通信可通过强大的计算设备对加密方式破解从而截获目标信息,而Wyner意义上的物理层安全的保密通信直接采用物理方式让高功率噪声信号淹没同频的目标信号,达到保密通信的目的,因此如何对这种通信系统进行监听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有线通信系统的监听装置、方法来解决不法分子使用该保密通信系统进行非法信息的传递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有线通信系统的监听装置、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有线通信系统的监听装置,包括切断及连接部分,所述切断及连接部分连接有通信维持部分,所述通信维持部分连接有信号解调部分。
更进一步的,所述切断及连接部分包括电子切断器、电子开关和触发开关组成,所述电子切断器个数为2,两个所述电子切断器安装于电话总线上的被监听通信节点两端处,所述电子开关包括电子开关1、电子开关2和电子开关3,电子开关1、电子开关2和电子开关3均安装于电话总线上,其中在一个电子切断器及其临近通信节点之间安装电子开关1,在另一个电子切断器及其临近通信节点之间安装电子开关3,电子开关2设于两个所述的电子切断器之间的电话总线上,电子开关1、电子开关2和电子开关3和两个所述电子切断器是并联连接。
两个电子切断器、电子开关1、电子开关2和电子开关3的并联电路经触发开关控制主路的闭合,从而达到电子开关1、电子开关2、电子开关3和两个电子切断器同时触发的目的,以此保证对被监听通信节点的切断和切断是同时发生,使得监听装置在不被感知的情况下接入电话线路中。
更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电子切断器将电话总线变成电话线1、电话线2和电话线3,电话线2上仅有一个通信节点,即被监听通信节点,所述电子开关1与电话线1连接,所述电子开关2与电话线2连接,所述电子开关3与电话线3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通信维持部分包括2\4线转换电路和加法器,所述2\4线转换电路包括2\4线转换电路1、2\4线转换电路2和2\4线转换电路3,所述加法器包括加法器1、加法器2和加法器3,所述2\4线转换电路与电子开关的电话线端口连接,所述加法器的输出端口与2\4线转换电路的信号施加端口连接。
切断及连接部分中的电子开关1与2\4线转换电路1的电话线端口连接,加法器1的输出端口连接至2\4线转换电路1的信号施加端口;切断及连接部分中的电子开关2与2\4线转换电路2的电话线端口连接,加法器2的输出端口连接至2\4线转换电路2的信号施加端口;切断及连接部分中的电子开关3与2\4线转换电路3的电话线端口连接,加法器3的输出端口连接至2\4线转换电路3的信号施加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民族大学,未经湖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34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