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控串联电抗电流信息的送出线路故障性质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0147.8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1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宇;范立新;顾文;唐一铭;李振兴;梅睿;张萌萌;莫菲;姚瑶;孙平平;佘双喜;杨春;闫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5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上官凤栖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可控 串联 电抗 电流 信息 送出 线路 故障 性质 识别 方法 | ||
1.基于可控串联电抗电流信息的送出线路故障性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设计可控串联限流电抗并联接入断路器,可控串联限流电抗包括电抗器和可控晶闸管TCR,TCR触发角的控制回路接入线路保护装置,在线路保护启动跳断路器时,触发TCR实时检测电抗器输出的电流信号,并启动故障性质识别;
步骤2:根据线路故障模型,求解出故障点至线路保护装置处的故障阻抗和接地电阻;
步骤3:根据故障点的电弧电阻特性,对故障点进行最大限流值整定;
步骤4:基于故障阻抗和接地电阻,并结合最大限流值,计算可控限流电抗值;
步骤5:基于可控限流电抗值,计算TCR触发角,并由线路保护装置形成触发脉冲控制TCR,使得故障相输出限流信号;
步骤6:根据限流信号建立电流突变量比较判据,判别故障电弧熄灭时刻;
步骤7:基于熄弧前的故障电流与瞬时性故障下的容性电流,应用实时电流幅值比较判据,对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进行故障性质识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控串联电抗电流信息的送出线路故障性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如下:
根据输电线路故障模型,建立如下所示的输电线路微分方程:
式中,vma(t)、ima(t)和ima0(t)分别为线路保护装置处测量的相电压、电流和零序分量电流,t表示任意时刻时间,L1、R1、L0和R0分别为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电感值、电阻值、零序电感值和电阻值,lf为线路保护装置到故障点的线路长度,Rf为接地电阻,其中ZL=(R1+2πfL1)lf;
基于多点采样数据,代入最小二乘算法迭代计算,求解出故障点至线路保护装置处的故障阻抗XL和接地电阻Rf。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控串联电抗电流信息的送出线路故障性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如下:
根据故障点的电弧电阻特性,按下式对故障点进行最大限流值整定:
Varc=ILimZarc<Vset
式中,最大限流值ILim为可控串联限流电抗接入后由电源提供给故障相的最大电流,Vset按躲过电弧过零重燃的电压条件整定,Zarc为电弧熄灭时刻两点间的介质阻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可控串联电抗电流信息的送出线路故障性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如下:
结合故障阻抗XL和接地电阻Rf,由线路保护装置计算可控限流电抗实际值X′Lim:
式中,Un为系统额定电压,ker为考虑参数预测误差系数;
其中,故障熄弧后的线路电流Ima≤ILim,最大限流值整定的公式作为约束条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控串联电抗电流信息的送出线路故障性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如下:
TCR触发角α与可控限流电抗实际值X′Lim的关系为:
式中,表示限流电抗值,Un为系统额定电压,ILim为最大限流值;
计算出TCR触发角α,由线路保护装置形成触发脉冲控制TC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三峡大学,未经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01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推车
- 下一篇:一种动力型磷酸铁锂电池配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