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旦白铜抗菌纤维、抗菌纱线及抗菌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8230.1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3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夏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今日风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253 | 分类号: | D01D5/253;D02G3/28;D02G3/44;D03D15/283;D03D15/37;D03D1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铜 抗菌 纤维 纱线 面料 | ||
1.一种细旦白铜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经共混挤出呈一体结构的芯部(1)以及翼部(2),所述若干翼部(2)环形阵列分布于芯部(1)外,相邻所述翼部(2)之间形成有若干沿芯部(1)或翼部(2)长度方向设置的沟壑(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旦白铜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1)经挤出呈一体结构的圆柱状结构,所述翼部(2)的数量为奇数个,设置于相邻翼部(2)之间的所述沟壑(3)截面呈扇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旦白铜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1)和翼部(2)的外表面经浸扎后整理形成有抗菌层(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旦白铜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4)由抗菌整理剂和铜系颗粒组成,若干所述铜系颗粒经分散于抗菌整理剂中且于抗菌层(4)内形成有呈球状结构的抗菌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旦白铜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4)与芯部(1)或翼部(2)之间涂覆有粘胶层,所述芯部(1)和翼部(2)构成的纤维细度小于等于1dpf。
6.一种抗菌纱线,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细旦白铜抗菌纤维以单一方向加捻形成捻纱,所述捻纱外形成有沿其捻向方向设置的若干导湿沟槽(5)。
7.一种抗菌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纱芯以及包覆于纱芯外的股纱,所述股纱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细旦白铜系抗菌纤维加捻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由若干纤维单丝加捻而成,所述纤维单丝的捻向与细旦白铜系抗菌纤维的捻向相同或反向设置。
9.一种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纱线作为经纱或纬纱以经纬编织、经编或纬编的方式织造成纺织织物。
10.一种抗菌纱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抗菌纱线,其制备步骤包括:
原丝制备,将改性聚酯切片材料中添加纳米铜粉和助剂,由单螺杆挤出机以三段五区进行熔融挤出,经计量泵以及异形孔喷丝板纺丝形成呈一体结构的芯部(1)以及翼部(2);
首次拉伸,经第一罗拉后经过第一烘箱进行初次受热塑化,并采用侧吹冷风进行冷却,第一烘箱的设定温度采用160-180℃,第一罗拉的牵伸线速度为400-450m/min;
再次拉伸,经第二罗拉后经过第二烘箱进行初次受热塑化,并采用浸渍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水为添加抗菌整理剂的浆液,第二烘箱的设定温度采用140-165℃,第二罗拉的牵伸线速度为450-500m/min;
上油、卷绕,经再次拉伸后得到的抗菌单丝经干燥后途径上油机构进行上油,并进行卷绕、分络;
加捻,将若干股抗菌单丝沿单一方向进行加捻,制备得到捻纱半成品或股纱半成品;
浸扎、烘干,将捻纱半成品以及股纱半成品再次浸没抗菌整理剂的浆液,并经第三烘箱进行烘干,得到捻纱或股纱;
合股,将经浸扎、烘干步骤后的股纱或捻纱通过倍捻机或加弹机与纱芯或若干股纱进行合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今日风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今日风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82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