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夜间可视化监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7613.7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3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明;林奋达;韦嘉怡;黄丹;谭达强;李家满;李斯霞;钟梓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港航工程研究所;广州飞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96 | 分类号: | G08B13/196;G08B15/00;G08B3/10;G06V20/40;G06V20/52;G06V4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徐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夜间 可视化 监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夜间可视化监控系统及方法,涉及工程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夜间可视化监控系统及方法;通过识别拍摄的监控视频中是否出现逗留人员,可通过播报提示语音或射灯警示,提示逗留人员远离管控区域,并通过识别身体姿势进行身份的识别,判断逗留人员为可疑人员或值班人员,可解决夜间人脸识别困难的问题,且对可疑人员生出警告,或者为值班人员提供夜间的照明;利用该系统及方法,只需要一名监控人员即能完成监控任务,而无需安排巡视人员进行巡逻,在保证监控效果的前提下,大大的节省了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夜间可视化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安全防范系统(securityprotection system,SPS)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它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在现有技术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值班的监控人员需要时刻观察各个屏幕中的各个监控视频是否存在异常,不但耗费精力,且监控的效果完全依赖于监控人员的关注程度,尤其在夜间的情况下,监控人员容易出现犯困或精力不集中的情况。尤其对于面积较大的施工工地或厂区,若不设立多名巡视人员,也难以在发现异常后也难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夜间可视化监控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因此,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夜间可视化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监控视频;
S2:确定监控视频中的管控区域;
S3:通过识别,判断管控区域内是否存在逗留人员;
S4:若存在逗留人员,播报第一提示音,并对逗留人员进行姿势的识别;
S5:把通过步骤S4识别的姿势与预设的验证姿势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判断逗留人员为值班人员;若匹配不成功,则判断逗留人员为可疑人员;
S6:若判断为可疑人员,并播报第二提示音。
具体的,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识别管控区域内是否存在人员;
S32:判断人员在管控区域内的时间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一时间阈值;若是,判断为逗留人员;
S33:在监控视频中截取逗留人员对应的弹窗视频。
更具体的,步骤S3还包括以下步骤:
S34:调整射灯的照射方向,使射灯对准逗留人员,同时打开射灯。
更具体的,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S41:同时获取热成像视频以及可见光视频,并进行图像复合,生成识别视频;
S42:通过姿势识别模型对识别视频中的逗留人员进行姿势识别。
以上的,步骤S1包括:根据确定的巡航路线进行巡航。
以上的,步骤S6包括:对值班人员进行标记,并通过射灯提供照明;或者,对可疑人员进行标记,并通过闪烁射灯进行警示。
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S7:判断值班人员或可疑人员是否离开管控区域,若是,关闭射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港航工程研究所;广州飞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港航工程研究所;广州飞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76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