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异性识别SARS-CoV-2 S蛋白NTD区域的单克隆抗体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57558.1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5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改平;王爱萍;丁培阳;刘红亮;田媛媛;陈玉梅;张守涛;梁超;朱习芳;周景明;祁艳华;张盈;刘恩萍;有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10 | 分类号: | C07K16/10;C12N15/13;G01N33/577;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郭佳效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异性 识别 sars cov 蛋白 ntd 区域 单克隆抗体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单克隆抗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异性识别SARS‑CoV‑2S蛋白NTD区域的单克隆抗体及应用。该单克隆抗体包括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的VHCDR1、VHCDR2和VHCDR3,以及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6所示的VLCDR1、VLCDR2和VLCDR3。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并结合S蛋白的supgt;286/supgt;TDAVDCALDPLSsupgt;297/supgt;区域,效价高达1:1024000,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在检测SARS‑CoV‑2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单克隆抗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异性识别SARS-CoV-2 S蛋白NTD区域的单克隆抗体及应用。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是具有包膜的正链RNA病毒。SARS-CoV-2的基因组长为29.9kb,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基因组的5’端带有帽子结构,其后包含6~10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frames,ORFs)。占据基因组2/3的第一个阅读框编码复制酶,基因组的后1/3主要编码结构蛋白,一般包括纤突蛋白(Spike,S)、小包膜蛋白(Envelope,E)、囊膜蛋白(Membrance,M)、核蛋白(Nucleocapsid,N)。其中S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且高度糖基化,由1273个氨基酸组成,N端有21-35个糖基化位点。S蛋白以三聚体的形式在病毒表面形成特殊的花冠结构,冠状病毒因此而得名。
S蛋白在宿主细胞蛋白酶的作用下被裂解为S1和S2两部分,S1主要功能是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S2亚基介导病毒-细胞以及细胞-细胞膜融合。目前研究倾向于把冠状病毒S蛋白S1亚单位划分成2个结构域——N末端结构域(S1-NTD)和C末端结构域(S1-CTD),2个功能域都能作为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一般认为,S1-NTD结合糖类受体,S1-CTD结合蛋白类受体。
表位是蛋白质抗原性的基础,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也是抗原分子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因此,准确细致地绘制抗原表位对疾病诊断、对蛋白质分子进行针对性修饰以降低蛋白质药物的免疫原性、设计无副作用的人工疫苗以及免疫干预治疗都具有积极意义。筛选出S1-NTD结构域免疫显性表位区域,对该病的诊断和多肽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异性识别SARS-CoV-2 S蛋白NTD区域的单克隆抗体,该单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1024000,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编码上述单克隆抗体的核酸分子。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特异性识别SARS-CoV-2 S蛋白NTD区域的单克隆抗体,其包括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的VHCDR1、VHCDR2和VHCDR3,以及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6所示的VLCDR1、VLCDR2和VLCDR3。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并结合S蛋白的286TDAVDCALDPLS297区域,效价高达1:1024000,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在检测SARS-CoV-2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优选地,所述单克隆抗体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单克隆抗体的重链为IgG1型,轻链为Kappa型。
一种核酸分子,其编码上述单克隆抗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75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