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顶管法叠交隧道的始发钢平台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6619.2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6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梁丽;张浩;赵广福;刘朋朋;赵娟;杨鹏;项恒;弓志萍;郭小红;葛洁;毛超;蒋丹枫;程传冰;刘林楠;高俊恒;杨朝民;张朋博;李永;陈静波;孙青;梁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丽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E21D9/14;E21F13/00;F16L1/0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顶管法叠交 隧道 始发 平台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顶管法叠交隧道的始发钢平台及施工方法,平台包括水平承载力框架、第一端固定在水平承载力框架上,第二端向远离水平承载力框架的方向延伸地多组纵向承载桩、间隔设在纵向承载桩上的多个操作平台、设在操作平台上的转台以及设在转台上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将顶管移动到转台上的横向运输模组。本申请公开的用于顶管法叠交隧道的始发钢平台及施工方法,通过在隧道叠交处的同步施工作业来提高施工速度,进而起到缩短整体工期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顶管法叠交隧道的始发钢平台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叠交隧道施工过程中,一般是先对下层隧道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再搭建上层隧道的施工平台,然后再对上层隧道进行施工,因为这种施工方式需要等待下层结构完全固化,因此施工速度慢,还会导致整体的工期延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顶管法叠交隧道的始发钢平台及施工方法,通过在隧道叠交处的同步施工作业来提高施工速度,进而起到缩短整体工期的目的。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顶管法叠交隧道的始发钢平台,包括:
水平承载力框架;
多组纵向承载桩,第一端固定在水平承载力框架上,第二端向远离水平承载力框架的方向延伸;
多个操作平台上,间隔设在纵向承载桩上;
转台,设在操作平台上;以及
横向运输模组,设在转台上,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将顶管移动到转台上。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水平承载力框架包括:
平行设置的两根主横梁;
两根横向连接梁,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主横梁上;以及
横向支撑梁,第一端固定在主横梁上,第二端向远离横向连接梁的方向延伸;
其中,主横梁上设有多根横向支撑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纵向承载桩上设有液压支撑组,液压支撑组的工作端能够从纵向承载桩上远离水平承载力框架的一端伸出。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液压支撑组包括:
第一液压缸,设在纵向承载桩内的空腔中;以及
支撑板,设在第一液压缸的活塞上;
其中,支撑板可以从纵向承载桩内的空腔中伸出。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的侧支撑板。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侧支撑板远离第一液压缸的一端向远离纵向承载桩的方向倾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横向运输模组包括:
横向轨道,固定在转台上;以及
搬运车,设在横向轨道上,配置为在横向轨道上往复移动;
其中,横向轨道的其中一端悬空设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搬运车包括:
移动底盘,设在横向轨道上;
驱动装置,设在移动底盘上,配置为驱动移动底盘在横向轨道上移动;
纵向移动模组,设在移动底盘上;
横向移动模组,设在纵向移动模组上;
放置台,设在横向移动模组上;以及
光靶,设在放置台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顶管法叠交隧道的始发钢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
在安装井的内侧壁上打孔并安装水平承载力框架;
将多组纵向承载桩固定在水平承载力框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丽,未经梁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66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