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平转换电路及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1712.4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1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肖鑫;薛珂;孟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英锐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82 | 分类号: | H03K19/082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成亚婷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平 转换 电路 芯片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及芯片。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电压域检测电路、第一逻辑电路和第二逻辑电路;其中,电压域检测电路检测第一域电压端提供的第一域电压是否为零域电压;若是,则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若否,则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第一逻辑电路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关断;以及,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接收电平输入端提供的第一电平,并响应于第一域电压输出第一逻辑电平;第二逻辑电路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根据第二域电压端提供的第二域电压输出第二逻辑电平;以及,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接收第一逻辑电平并响应于第二域电压输出第三逻辑电平。上述电平转换电路不仅避免了因电平不匹配导致的电路损坏,而且达到了降低集成电路功耗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及芯片。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领域中,随着低电压逻辑的引入,系统中经常出现输入/输出逻辑电平不匹配的情况,而这种不匹配的情况容易导致不同电压域之间的通信失败,甚至损坏芯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引入电平转换电路。而随着集成电路对不同电压域的需求日益增加,针对逻辑电平转换电路研究的必要性更加突出了。
然而,在集成电路的实际应用中,当输入的电压域降为零伏时,此时输出的电压域并没有关闭,因此会导致集成电路的功耗增加,不利于低功耗电路的发展,存在资源浪费。
因此,如何改进电平转换电路以降低集成电路的功耗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及芯片,以有效降低集成电路的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电压域检测电路、第一逻辑电路和第二逻辑电路;其中,电压域检测电路与第一域电压端连接,被配置为:检测第一域电压端提供的第一域电压是否为零域电压;若是,则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若否,则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第一逻辑电路与电平输入端、第一域电压端、电压域检测电路分别连接,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关断;以及,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接收电平输入端提供的第一电平,并响应于第一域电压输出第一逻辑电平;第二逻辑电路与第二域电压端、第一逻辑电路、电压域检测电路分别连接,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根据第二域电压端提供的第二域电压输出第二逻辑电平;以及,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接收第一逻辑电平并响应于第二域电压输出第三逻辑电平。
上述电平转换电路,电压域检测电路与第一域电压端连接,可以检测第一域电压端提供的第一域电压是否为零。这样当第一域电压端提供的第一域电压值为零时,电压域检测电路可以控制第一逻辑电路关断,并控制第二逻辑电路根据第二域电压端提供的第二域电压输出第二逻辑电平,以达到降低功耗的效果。同时,上述电平转换电路通过电压域检测电路检测第一域电压端提供的第一域电压,可以在无论第一域电压值是否为零的情况下,确保第二逻辑电路均可以响应于第二域电压端输出相应的逻辑电平,即确保第二逻辑电路能够正常工作。从而不仅能够避免芯片内出现因电平不匹配而导致的电路损坏问题,还能够有效减低芯片功耗。
可选地,第一逻辑电平为第一电平的反相电平;第三逻辑电平为第一逻辑电平的反相电平。
可选地,电平转换电路还包括锁存电路;锁存电路与第一逻辑电路、第二逻辑电路及电压域检测电路分别连接,被配置为:锁存第一电平及第一逻辑电平;以及,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关断;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将第一逻辑电平输出至第二逻辑电路。
上述电平转换电路,当第一域电压端提供的第一域电压值为零时,电压域检测电路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还可以在不影响第二逻辑电路工作的情况下控制锁存电路进行关断,以进一步降低芯片的功耗。
可选地,锁存电路还与第二域电压端连接,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域电压,锁存第一逻辑电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英锐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英锐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17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